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我省向禁用渔具、酷渔滥捕宣战

省协调办发出倡议 呼吁保护幼鱼资源振兴浙江渔场

  我省向禁用渔具、酷渔滥捕宣战

  省协调办发出倡议 呼吁保护幼鱼资源振兴浙江渔场

  保护幼鱼是延续海洋生物种群资源、实现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重要手段。眼下正是一年中海洋生物产卵繁衍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临近浙江渔场全面休渔的时间节点。然而,在渔区仍随处可见:渔船超规格、超规定携带和使用大型多层密眼网具,横扫海底和洋面,海洋“荒漠化”警钟频频敲响;有些渔船违规使用电脉冲,让鱼虾受电击刺激后跳入网囊,剩下的直接沉入海底腐烂变质;有些渔船使用高强度灯光,专门引诱和捕捞小带鱼等趋光性鱼类;有些在滩涂浅海遍设“地笼网”“一扫光”等陷阱,任何鱼儿都有进无出……网具越来越多、网口越来越大、网目越来越小,渔具无休止的“改良升级”,酿成了“断子绝孙”式的“酷渔滥捕”。这种大规模掠夺式捕捞最可怕、最可恶之处,莫过于大小通吃、赶尽杀绝,对海洋生物幼体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致命性打击!据调查,2002年浙江渔场捕捞渔获物的大部分可以直接上市,到201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一半不到,如今每3斤渔获物中就有1斤是幼鱼小虾。这些“娃娃鱼”“子孙鱼”刚刚孵化不久就被无情地打捞出水,市场上、餐馆里不时出现成箱成筐的“抱卵蟹”“筷子鱼”“硬币鱼”,更小一些的则被送往鱼粉厂加工成饲料。无数原本可以长成餐桌主力的鱼虾蟹被提前消耗、浪费。

  取之有道焉能大小通杀?2014年省委、省政府“一打三整治”行动启动以来,我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违禁违规渔具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幼鱼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仅从生产环节入手,无法阻断市场对幼鱼资源源源不断的需求,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5月19日,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在前期“幼鱼保护暨禁用渔具整治执法月”行动基础上,再次强势发出动员令、吹响集结号,在全省范围内打响“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目前,宁波、温州、舟山、台州、嘉绍五大战区已全部就位,各级渔政、边防、海警、工商、安监、海事、商务等部门将通力合作,誓向酷渔滥捕行为宣战,全面掀起“一打三整治”行动的新高潮!截至5月24日,全省累计检查渔船1122艘、清缴“绝户网”8715顶(张)、立案262件。

  一线容易断,万线能拉船。我们每个人都是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受益者,而修复渔场从根本上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形成广泛共识、建立长效机制。当“取缔禁用渔具、保护幼鱼资源”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行政行为,变成一场全民参与、自觉自律的社会运动,那么东海重现昔日繁荣的那一天也将指日可待!近日,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社会发出“保护幼鱼资源 振兴浙江渔场”倡议书,呼吁从我做起,保护幼鱼,珍爱海洋,携手共建美丽东海、幸福家园!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我省向禁用渔具、酷渔滥捕宣战 2016-05-26 浙江日报2016-05-2600011;浙江日报2016-05-2600012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