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将治水向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
小小“渠长”,守护水系毛细血管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任凡迪
本报杭州5月24日讯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任凡迪) 5月24日,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学荣在丁家花园内的池塘边绕了一圈,他扶着假山,探出半个身子捞起几片浮在池塘里的落叶,然后说:“园林里植被多,一下雨水面上都是落叶,还会有不少虫子。”王学荣是上城区首批渠长之一,担任丁家花园池塘的渠长。
今年2月底,上城区对辖区内水环境绘制出了区域“毛细血管”水系图,对河道及不属河道的沟、渠、池塘、小溪等小微水体都进行了标注,并任命了10名渠长,参照“河长制”的要求,由渠长们来履行小微水体“管、治、保”三位一体的职责,要求街道级渠长不少于每月1次,社区级渠长不少于每半月1次,民间渠长每周1次对小微水体进行巡查。为城区内的小微水体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出了探索。
吴西花就住在丁家花园附近。最让她头疼的就是这个小池塘,她说:“天一热水就发臭,院子里树木多,水面上落叶也多,就怕没人管。”最近,吴西花明显感觉到池塘的水质变好了,水面上的漂浮物基本都能及时清理掉。在街道级渠长王学荣和社区级渠长李啸杰的牵头下,池塘本月初已经完成了清淤,还彻底换了一次水,日常河道保洁也有了专人定期督促。
这3个多月担任渠长的经历,让王学荣对湖滨街道更熟悉了:“过去是对地面上熟悉,现在连地下都一清二楚了。”王学荣在湖滨街道办事处工作多年,他坦言过去对于辖域范围内的小微水体的确有所疏漏:“我们湖滨街道除了跟其他街道共有一条中河外,基本没有河道,却存在不少小池塘、小沟渠。”
地处闹市区的湖滨街道,既商圈聚集,又毗邻西湖景区,在这繁华的背后,一些管理不当的小微水体,无疑是存在于杭州美丽面庞之上的瑕疵。在杭州的城市排水系统中,沟渠这类小微水体的影响可谓重大,因为每当遇到台风天或是遭遇突如其来的大雨,城市会不会内涝,交通会不会瘫痪,城市能否正常运转,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这些“毛细血管”是否通畅。
“目前上城区的主要河道都已经达到了‘清三河’标准,进一步的治理工作就需要做得更细致。”上城区治水办工作人员陈伟说,上城区的“渠长制”就是以“河长制”为参考,将治水的触角延伸到更细枝末梢之处。“其实每条小沟小渠情况各不相同,长效管理需因地制宜,有了渠长之后,也就有了落实的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