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此物寄乡愁
吴向东
遂昌大田村的农家乐早已名声在外,但是村里的“垃圾”博物馆却鲜为人知。
那是一座普通的农房,大门上悬挂着“古为今用”的横幅,屋里陈列着许多老物件。“馆主”高桂松,今年57岁,土生土长的大田人。前些年,大田村的很多村民拆迁了老房子,住上了新楼房。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村民在搬进新房后,一些老物件就成了多余的东西,被村民当成垃圾而随意丢弃。老高觉得可惜,就把它们收集起来,于2008年创办了这个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因为其中很多藏品是村民丢弃的老物件,因此,老高也戏称,这个博物馆是个“垃圾”博物馆。
“我觉得有责任把它们保存下来,让民俗文化得以保护。”这是老高创办博物馆的初衷。据说现在有人出高价收购老高的博物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谷印、茶筒、饼印、算盘、蓑衣、棕袋、石磨……8年多时间里,老高收集了3000多件老物件,其中有许多是他花钱买来的,这些器物几乎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想自己,祖上世代农民,自幼生长在农村,虽然现在城里谋生,但是骨子里,乡愁情结始终萦绕于心。这些器物,让人不禁想起李锐老师写的《太平风物》,该书就是以古老的传统农具为主要意象,把数千年悠远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放在同一平台上使之碰撞,从而把中国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关系表现得刻骨铭心。
书中写道,几千年来,被农民们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农具,就是他们的手和脚,就是他们的肩和腿,就是从他们心里日复一日生长出来的智慧,干脆说,那些所有的农具根本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就是人和自然相互剥夺又相互赠予的果实。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
据说,对于每一个城里人来说,几乎上溯三五代,就会与农村、农民发生联系。曾经我们憧憬城市,现在我们怀恋乡村,因为与密集的水泥森林、拥堵的生存空间相比,乡村更为自然淳朴、恬静舒适,还有挥之不去的乡愁。
然而,时代的脚步飞速前行,旧村改造、下山脱贫、宅基地复垦等新政不断推出的同时,曾经养育我们的乡村,曾经给我们宁静、温馨的老屋,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倒塌、消亡,曾经的“手和脚”“肩和腿”也随之灰飞烟灭。老物件一方面代表着陈旧与落后,反衬着现代化的时尚与先进;另一方面它历经了农村社会的变迁,是一种文化遗存。
为什么非要等到失去才会珍惜,成为遗产才去保护,湮灭以后才去拯救?当下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其实,每一个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承文明、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做点什么。此时此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似乎从脑海里闪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有了答案。
感谢老高为世人留下了一大堆弥足珍贵的“垃圾”和沉甸甸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