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理论创新 展现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省高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杭州5月23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马悦 纪驭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我省高校广大教师中产生强烈反响。我省各高校教师连日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贡献,关键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融通古今中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3方面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传播学硕士生导师李昌祖表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至今依然显示出科学理论的伟力,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我们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楼含松教授说,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需要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与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一味泥古,食古不化。比如,“道法自然”所体现的普遍联系观念、“阴阳之道”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方式、“致中和”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境界,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理论精华和智慧成果,也是对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构成了民族精神、文化性格、认知方法、审美倾向的基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值得我们结合现实加以深入领会与研究,并藉以发展出具有中国气派、世界格局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而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违背时代发展的内容,则需要清醒的判断和坚决的扬弃。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也需要建立在对世界文明和文化成果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主任翟志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来都是和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联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对中国前途有一种真正的担当。激励自己放眼全球,沙里淘金,探求适合中国现实的理论和思想;深入中国历史与现实,抽丝剥茧,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探微索隐,深达中国问题的本质。
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对此深有感触。郁建兴表示,准确理解中国是改变中国的前提和基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做到求真务实,在充分了解现实、准确解释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超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依附性,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更加深入地认识、解释这片我们生长的土地。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余逊达教授认为,原创性和时代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应该追求的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历史和中国大历史的广阔视角出发,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出发,这是把握原创性和时代性的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形成合理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学术研究的功力、水平很大程度体现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上。能够触发原始创新的问题一般都是在事情本原上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能够体现时代性的问题主要都是在世界大历史和中国大历史视界中才能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最后还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去解决面对的问题,并用科学的学术范式和话语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余龙进教授表示,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坚持问题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筛选和研究问题,自觉解决问题。无论从事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不能闭门书斋,而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中筛选新问题,正视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借鉴使用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提出新观点。让实践升华为理论成果,让理论成果指导引领实践。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完善学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
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培养出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才,就要有好的教材。宁波大学建起了主干课案例库、主干课教案库等一批集纳集体智慧的资料库,同时还运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新型教学方法。如今学校“到课率、抬头率、接受率”最高的就是思政课。宁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正良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必须着重处理好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关系。要特别注重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之更“精”更“管用”。
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是题中之义。浙大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浙大历史系吴铮强副教授表示,历史学基础研究近年来被认为是“冷门学科”,事实上真正的历史学研究在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对于在学术研究中克服“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等弊病意义重大。浙大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推进的龙泉司法档案课题,正是试图从最基础的整理工作出发,以近代中国重构社会秩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反思传统伦理与西方现代化模式,尝试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说,这大大提振了青年学者投身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作为省一流学科,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正努力建设“非洲学”学科,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能转移。当前,非洲研究院40岁以下青年学者占90%以上,80后学者成为非洲研究的主力军,年轻一代非洲研究学者面临重大的时代机遇。刘鸿武表示,该院将继续致力于建构有特色的中国“非洲学”的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中国非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