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因地制宜推进河道淤泥处置
土洋结合清淤泥
记者 江帆 区委报道组 马国海
本报讯 (记者 江帆 区委报道组 马国海) 这几天每天早上7时许,位于嘉兴市秀洲区龙盛路旁的万兴桥港,捻河泥“土专家”胡金荣准时出现在清淤船上,手拿竹竿制成的清淤装置“河泥篰”,将河底的淤泥一勺勺舀入岸旁的围栏内。
20多年的从业经历,让胡金荣成了秀洲区捻河泥“土专家”。以前,河底舀出的淤泥可以用作肥料,是肥土种菜的“宝贝”,附近村民经常请胡金荣捻河泥。捻河泥需要两人搭档才能进行,一个站船头,一个站船尾,相互配合、同步推进,但捻河泥速度并不快,无法和机械化抽泥的清淤船相比。
捻河泥办法虽土,胡金荣觉得仍然有它的好处。现在很多城市河道很狭长,水系封闭,清淤船进不来,不能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抽泥,再加上两岸是住宅,水力冲浆又行不通。这是秀洲区在清淤进程中碰到的难题,也是许多城市在河道清淤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秀洲区高照街道为此搬出了“老办法”,围淤培土捻河泥。街道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周金玉指着万兴桥港的一道围栏解释,这道围栏由木桩、沙包、土工布组成,既能阻挡淤泥回流河中,又不影响水的渗透。“等淤泥沉淀后,再种上植物,就能把淤泥固定住,成为河道一景。”周金玉说。
清出的淤泥,都放在岸边的木桩围栏里,用来补充种植生态护岸植物的肥力,一举两得。此外,当地正在建设微型人工生态湿地,既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又逐步消除水体黑臭现象,有效提升河道水质。
自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以来,秀洲区将治污清淤列为重要课题,当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既有捻河泥的“土方”,也有与中科院合作研究的淤泥处置新办法。磻溪小学桃园校区北面有30亩水田,一条管道将500米外的解放河新清出的淤泥,输送到这里“安家”。一个月后,水田里种上了今年首季水稻。
“解放河全长900米,清淤土方约6000立方米,采用水力冲挖清淤还田方式。”新塍镇水机站负责人黄雪芳说,还田的淤泥富含水稻需要的营养成分,在第一年水稻成长期无需施加任何肥料,不仅减少淤泥的二次污染,也降低了施肥对水体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正在秀洲推广。
展开秀洲区河道清淤平面图,1858条河道(浜)纵横交错,北部水域宽阔的36个河荡工程量尤其庞大。
“因地制宜就是最好的法宝。”工作人员介绍,植物培土就地利用、水稻培肥还田利用、湖荡淤泥加固河堤……一系列土洋结合的淤泥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置利用方法,让淤泥在回归自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