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时代书写 为人民立言
张永贵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时代著书、为人民立说,才会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时代书写 为人民立言
张永贵
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前行。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深刻的实践创新。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中国的崛起带来一个巨大的确定性:所有一切将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学术的百花园中,心怀家国之思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既能以自身学识修养催生满园芬芳,又能从中国改革实践中汲取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多数人服务,关乎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的大逻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巨儒张载的这一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千百年来,它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正如当代著名学者冯其庸所言:“只要一息尚存,我就会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以回报祖国,回报人民。”纵观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那些开疆拓土者,包括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哪一个不是为时代著书、为人民立说?弦歌不绝,理想不坠。在时代的穿梭前行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会更好地接续这一志向与传统。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道必答题。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需要深厚丰盈的知识储备、俯仰古今的学术眼光,更需要时代变迁的广阔土壤、人民至上的学术情怀。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躲进小楼成一统”式的纯学术必然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只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最终命运是被卷进历史的垃圾桶里,成为故纸一堆。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注定打下社会烙印。捧起任何一本某一领域的古今中外名著,你会发现它一定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作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一切历史都是人民创造的。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民站在一起,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汲取人民思想智慧,就是站在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养,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完成新的担当与使命,须臾离不开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研究有分工,主张有不同,为谁研究、为谁立言却是境界格局。人民至上,坚持这一根本方向和最终目的,并在学术研究中得到激荡人心的体现和张扬,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切正在改变,一切必将改变,我们有幸见证这一切。正如有学者曾说,中国未来十年的经历,会是一部全球瞩目的大片,剧情的每个起伏都不容错过。斯文鼎盛、人文日新的“学术中国”,正是这大片的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时代著书、为人民立说,才会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