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政治

跨越25年,浙江希望工程转型升级再出发——

公益上线 “希望”花开

  募集捐款6.92亿元,援建希望小学、希望幼儿园595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8.73万名……这是浙江希望工程向全省人民交出的一份温暖“成绩单”。

  再过几天,5月26日,浙江希望工程就将迎来25周年纪念日。近些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社会公益力量的发展,这个曾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第一公益品牌,也正在努力提升自己,整装再出发。

  25年爱心接力

  被助者如今成为帮扶者

  1989年10月30日,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在中华大地拉开序幕。

  有一张希望工程公益宣传画中的“大眼睛”是很多80、90后一代的童年记忆。在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黑白照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握铅笔,一双求知的大眼睛望着前方……

  杭州市安吉路21号,共青团浙江省委所在地。1991年的春夏之交,浙江的希望工程在这里孕育。当时,两间狭小的办公室挤满了人,大家合用几张办公桌——“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大家都有一股干事业的劲。” 浙江青基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迪回忆。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社会广泛参与下,雪片一样的汇款单“飞”往全省各地的希望工程办公室。

  翻开浙江希望工程的第一本捐款簿,第一行清晰地写着:刘东,捐款额30.5元,捐款日期1992年1月16日。那年,她还是个参加工作才3年多的小姑娘。

  因为爱,无数互不相识的人握住了彼此的手,传递人性的温暖。

  32岁的叶祥根现在是丽水莲都区的团委干部。1994年,还在景宁县雁溪乡中心小学读三年级的他,因为希望工程和杭州的李燕阿姨结缘。李阿姨直到去世前,都在关心着这个“儿子”的成长。

  参加工作后,叶祥根一家也与一位困难学生结对,资助、鼓励他求学。如今作为团委干部,他更加关注当地困难学子,努力为他们提供帮助。20多年前埋下的善种,正不断发芽成长。

  “献上一分一角十分爱,助我十万贫困失学童”。希望工程,让千万浙江人伸出了慈善之手。

  新时期如何送“希望”

  希望工程也要转型升级

  25年不断前行,如今,浙江希望工程办公室已经迁至杭州市文二路188号浙江省团校西楼。

  在一间荣誉陈列室里,墙上的展板详细讲述了浙江希望工程过去25年跨过的几个阶段。2007年以前,是希望工程的启动、发展和壮大阶段,而2007年至今,浙江青基会的定义是转型升级阶段。

  为什么要转型升级?细看这段历史沿革你可以发现,2007年以前,由于农村教育相对薄弱,浙江希望工程的焦点在于助学和援建校舍,目的是不让孩子因贫而失学。2007年开始,国家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孩子无钱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

  近年来,随着政府层面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城乡间教育的鸿沟逐渐在填平,浙江更是在去年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与此同时,社会公益也正在不断蓬勃兴起。

  对此,有人不禁会问,希望工程还有存在必要吗?在新形势下,浙江希望工程如何继续发挥好作用?

  李迪告诉记者,事实上,时代在变,希望工程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希望工程当年的成功,是因为项目做得好、做得早,而现在这些优势确实越来越小。”他说,浙江青基会“去行政化、取需求化”的脚步从未放缓,去行政化不全是去体制的约束,而是转变思维、方法和组织构架,在社会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造互联网众筹平台

  短短数天千万人参与捐款

  龙游县沐尘畲族希望小学,最热闹时有40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近几年,随着山区水库移民、村民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孩子已不足一半。农村生源萎缩、撤点并校也波及到了希望工程。

  李迪说,目前希望小学的援建主要面向与浙江结对的中西部地区,对省内希望小学的帮扶已经从简单的扶贫助学转为扶智建校,比如援建希望书库、快乐音乐教室,培训希望小学教师,并推出“助困、助学、助医、助业”关爱行动,从而将希望工程事业从教育拓展到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

  在帮扶内容多元化的同时,浙江希望工程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让昔日的第一公益品牌再度“年轻”起来,在社会公益浪潮中保持生机与活力?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契机。从2014年开始,浙江青基会着力打造“线上”的希望工程,将公益项目融入至网络公益平台,一方面扩大了善款筹集渠道,另一方面动员了更多年轻群体加入到希望工程中来。

  李迪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其中一个公益平台,短短数天内筹集到善款230余万元,由5184万笔小额捐赠汇聚而成,参与者数以千万计。去年,浙江希望工程从互联网上共筹得善款1400余万元。今年,团省委、浙江青基会打造的“亲青筹”网络公益众筹平台也即将上线。在此基础上,浙江青基会通过进一步完善善款使用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监督等方式,让每一份善款落到实处,让公益更加阳光透明。

  下一步,浙江青基会计划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合作,健全项目的规范化运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李迪说,25年来,浙江希望工程从没有停滞过,如今,它的使命是不断创新,与时代同行,助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实,一项工程可能有周期,但“希望”是一个永恒的词汇。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2 公益上线 “希望”花开 2016-05-24 1570617 2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