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理论

传统经典产业的供给短板

  4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上强调:“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让传统优势产业展现新优势,应对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竞争考验,根本出路何在?

  传统优势和历史经典产业

  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

  用产品生产、管理、营销的现代理念与现代方式来衡量,传统优势和历史经典产业供给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从供给对象看,服务于小众高端人群,市场消费需求弹性相对较小的审美性、赏玩型、收藏型高端传统工艺产品供给过剩;服务于大众,需求弹性大的实用性、日用型的优质产品供给相对不足。高端小众人群的需求由于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挤压了市场空间时,不少大师的艺术作品变得有价无市,一些原本市场价格被炒得虚高的艺术品出现价格腰斩,而高质量的日用、实用产品却要大量依赖进口。

  从创新主体看,大师欲望过剩,工匠精神不足。经典产业中,存在不少想通过艺术创造一夜成名、通过玩弄噱头一招暴富的浮躁心理,缺少业精于勤、脚踏实地的专注态度。优势产业中,故弄玄虚、竭泽而渔的营销方式,热衷于人为炒作几万元一斤的什么明前茶、普洱茶之类,对能带来更可持续收入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设却不那么用心。中国是茶叶故乡,但现实却是英国茶风靡全球。国内有专家深刻指出:“究其原因,就在于英国茶商独具匠心,能用工匠精神来做茶产业、茶产品、茶文化,做得精致,做到极致。”

  从产品形态看,注重对外观形态的创新,缺少对内涵材料的变革发明。当国内还在不断炒作瓷艺大师们的新作品时,美国的高温结构陶瓷已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进入大范围使用阶段;日本在精细陶瓷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其陶瓷发动机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欧盟各国也在功能改性陶瓷和高温结构陶瓷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从创新方式看,重随机性、被动性创新,轻科学性、规律性的研究。比如不少瓷器制造者满足于古代配方传承或随机窑变,不注重配方变化的科学研究与实验。2016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发了美国HRL实验室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实验室使用3D打印方法制造出的超强陶瓷材料,不仅克服了陶瓷的先天局限,可拥有复杂的形状,还能耐受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 在航空航天和微机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又迈开大大一步。在这方面,国内的瓷器制造行业,可谓难望其项背。

  从供给渠道看,一些产品对集团性采购需求依赖性强,对民众的市场需求关注不够。当集团性、政府性需求弱化后,部分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就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还有不少传统优势产品的销售目标只盯在小门店、小礼品上,对如何通过大卖场、大超市乃至电商网络来拓展市场缺少研究。在这方面,可喜的是遂昌县的绿色农产品网络平台建设已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从产品功能看,不注重产品性能与用途的拓展,不注重生产力的转化提升。过去,曾经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古代活字印刷、造纸、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长期停留在原有的性状上,且被高度娱乐化,仅仅被用于麻将、画画、看风水、放鞭炮,而不是大量用于知识传播、航海发现、开疆拓土。现代许多高科技产品,也同样不断地被娱乐化。诸如电脑、手机,很多国人最得心应手的不是用于游戏、赌博、聊天、消遣吗?

  校正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的

  导向性偏差

  导致传统优势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原因,除了市场主体本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组织能力不足外,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供给的导向性偏差也有很大的关系。

  就供给政策而言,特惠性政策很多,普惠性政策不足。习惯于对大师、大户关心有加,热衷于锦上添花;对小企业和初创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忽视雪中送炭。政策和制度供给在强化而不是消减市场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导致企业容易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不求变图强;另一方面让处于初创期的新生中小企业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缺乏创新风险的托底保障、转移空间和化解能力。由于专利保护与专利成果转化收益机制的不健全,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中的利益没有充分实现,也阻塞着社会创新活力的充分涌流。

  就市场环境而言,国内消费者出于经验判断和现实感觉,对内销产品的质量信任度不高,对政府质量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缺乏足够信心。之所以有赴日游客抢购在杭州下沙生产的智能马桶盖现象,其根本原因不在产品的供给侧,而在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信用桥梁。构建一个产品的供与需之间的桥梁,关键问题显然在于政府市场质量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能是否履行到位。

  创新的文化导向也深刻地影响着供给主体的价值追求。供给变革的最大障碍有时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比如,在许多能制作出滴水不漏、高致密性紫沙壶盖的大师们眼里,同样要求经久不漏的水龙头阀芯生产只是工匠们的粗活俗务,太没“文化”含量,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只在意如何让一些似乎很有“文化”的大买主花几万、十几万元大价钱捧走一个外形有所谓故事的茶壶。而这世上,这类大买主占中国消费市场有多少比例呢?比起只有少部分高端人群才能享受的几千元的智能马桶盖,优质的、放心的奶粉、大米、果蔬,特殊风味的地方特产,安全美观实用的日用瓷器,其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其实更大、更可依赖,也更大有作为。

  也许还有人说,许多传统的地方特色产品,本来就受地域风土文化的限制,难以走出去,形成大产业。但是,近年来,缙云烧饼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不仅从丽水的大街小巷卖到大城市机关单位的内部食堂,还走出了国门,让一批兢兢业业的人得以发家致富。一个特色食品都能做成一个大产业,那些拥有几百年、上千年技艺传承和配方秘密的企业,难道还不能占有更大、更自由施展的市场舞台?

  独特技艺的历史传承固然重要,但不创新求变,必将会死路一条。柯达就是这样死掉的。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在如何为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构建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改变传统优势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既需要市场主体自身的变革和转型,更需要政策机制的正确引导、政策杠杆的科学调节和市场信用的严格维护。就浙江传统农产品而言,我们既要鼓励农民能生产出50元一斤的大米和猪肉,也要着力构建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促使市场主体提供为大多数消费者所信任和接受的生态、绿色、放心农产品;就传统工艺品而言,我们既要让企业有能力为少数高端消费者提供阳春白雪、自娱自乐的小众产品,更要对接下里巴人的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费需要,把好产品做优,优品做精,精品求变,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创新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才能不断开辟历史经典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作者为丽水市委党校副校长】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4 传统经典产业的供给短板 2016-05-24 1568433 2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