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需要一颗“绿色心”
最近颁布的《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让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绿”。未来,我们的家会安在哪里?我们的房子又会变成什么样?
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中国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建筑所用的建材,基本都是取之于自然,由于当时人口较少,建筑物的总量也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房子破败之后,建筑垃圾也回归了自然,很少给自然界留下污染。
而钢筋、水泥、玻璃等现代建材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降解它们的难度远远大于木材和砖瓦。按照一般建筑50年到100年的使用寿命,重盖一栋房子就意味着造成一堆建筑垃圾,再耗一遍资源与能源。
以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和气密性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被动房”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的可能性。在欧洲,“被动房”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但“被动房”在中国的本土化却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符合被动房建设标准的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本地工人的水平还达不到施工要求,以致于两年前太湖边建“被动房”时,只能请德国的工人飞过来建。与其他绿色节能建筑一样,高额的附加成本成为了影响“被动房”推广的瓶颈。
目前,全国“被动房”设计施工项目近30处,山东省占了11个,这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财政上的补贴,山东省级财政列支6000万元,对其中8个公益性项目实行增量成本和技术咨询服务全额补助。政策扶持推动着建设需求的增加,也在倒逼技术进步和工人施工水平的提高。目前,一些主要依靠进口的建筑构件可以“中国制造”了,建造成本也从每平方米增量1000元左右降到了600元左右。其实,有发展的绿色之心,“被动房”普及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房屋都变成了太湖边的“被动房”,冬天的北方不需要烧煤取暖,夏天的南方也不再需要空调制冷,环境的压力会减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