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生态

这里,有保存数百年的排水系统,也有影响至今的好家风

仁义沈家,小山村有大智慧

  背靠一座蝴蝶形小山坡,碧波荡漾的航慈溪和蜿蜒流淌的潜溪分流其间,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金华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

  进入山头下村,青砖黛瓦、石子小路,长着青苔的石板台阶遍布整个村庄。村委会主任沈锦禄骄傲地说:“我们村子的排水系统是出了名的好,几百年都没有淹过。”

  山头下村地势东北高、西北低,村子是从上往下建的,在每个台阶边都有或深或浅的排水沟,地势高的地方排水沟浅,地势低的地方排水沟深,正是这些小心思,确保村庄数百年不遭水患。

  从高处往下俯瞰,就能发现整个村子是一个“开”字形的结构,整个村子一共有5扇大门,对应“五行”,如果这5扇大门全部关闭,就可以把村子和外界隔绝起来。

  “这样的设计,当初主要是为了防火防盗。”沈锦禄说。

  山头下村不仅山川秀美,还人杰地灵。这里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后裔聚居地,明景泰七年,沈约三十一世孙由义乌沈宅迁居山头下,繁衍发展成村落。

  为了传承沈氏家族的百年家风家训,在山头下村,还有一处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名曰“三益堂”。

  “三益”源于《论语》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现在的山头下村还流传着两个仁义的故事。山头下村有一条母亲河——潜溪。潜溪之上有座石板桥,主桥长约15米,宽约1.5米,桥身刻有“仁寿桥”三字,其下又刻有“沈感卿造”等字样。传说沈约第41代孙沈感卿80岁那年对子女表达了一个愿望,他不想举行寿宴,想把做寿的银两捐献出去造一座桥,方便乡亲过河。1841年,沈感卿临终前再次叮嘱后辈们一定要完成这一心愿。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沈感卿后人凑足造桥所需银两,建造了这座石桥,算是完成了老人的遗愿。

  2001年,时逢沈锦禄母亲80大寿,原想大操大办一场寿宴,可看着村中道路破旧不堪,沈锦禄心里着实不好受。“我打算用这笔钱为村里修一条像样的路。”沈锦禄将想法告诉家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就这样,村里有了永安街和永进街。

  一桥一路,饱含着沈氏家族的仁义家风。

  山头下村虽小,但是个人杰地灵之地,村中出过不少名人。比如参与研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沈堂旺,参与第一艘核潜艇研制的沈才根,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担任飞行员的沈斌翰,都是从村里走出去的。

  “村子出过名人和高官,但从没出过贪官。”沈锦禄很自豪,在他看来,这和《沈氏家训》的传承有关。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7 仁义沈家,小山村有大智慧 2016-05-16 1530241 2 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