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跪不出一片天
刘晨茵
“跪求”这个词,本是互联网上的一句戏语,但没想到在现实中真的出现了。近日,曾制作并发行过《观音山》《二次曝光》《后会无期》等电影的影视投资人方励,为了帮助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争得影院黄金场次排片,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制片人竟然在网络直播中下跪求排片,一时间让看者五味杂陈。
在知名影人众推、网友情怀力荐都无法拯救电影的低票房后,这部遗作最终靠着这“惊天一跪”换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次日,华谊、UME、百老汇等多家院线增加排片率,网友也纷纷购票观看,甚至出现多个场次一票难求的场面,《百鸟朝凤》在这一天的票房超过前8天票房总和,终于突破千万元大关。
电影人这一“跪”,引发了网络热议。有人称赞方励为了情怀和义气不顾自我的尊严,也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而对院线经理来说, 很难说到底是为了情怀和尊严买单,还是又一次抓住舆论营销的“在商言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百鸟朝凤》靠着这一跪暂时获得了一线生机。
现在的国产电影就是风口上的猪,因为赶上了好时势而大有作为,但文艺片并没有跟着一起飞起来。文艺片往往呈现出口碑爆棚却票房惨败的现象。为此, 前有王小帅导演为了《闯入者》排片率低写给观众的公开信,现有老制片人的悲情一跪,但如果每一部好口碑低票房的文艺片都要打“卖惨”的情怀牌,不知道以后的《百鸟朝凤》们,又要抓出哪一根救命稻草,才能在现有的市场夹缝中求一丝生存空间。
电影在创作时是一件作品,上演时就变成了商品,虽然是一件特殊的商品,但它也必须遵循商业的规律。院线经理靠经验排片,影迷靠购买来投票,艺术片和商业片都有其值得尊重的市场规律,既要讲口碑,也要重票房。弯曲的膝盖只能制造一时的话题,却不是拯救文艺片的长久之计,如果文艺电影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再多低下的头颅也无法为文艺片撑起一片天。
每当文艺片的困境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就有不少呼吁建立专门艺术影院的声音。为艺术片摇旗呐喊当然有值得肯定之处,然而在国内兴建专门的艺术影院、电影资料馆或开设专门的艺术放映厅,这种解决之道是否真正可行却值得商榷。在商业院线加速渠道下沉、提高城镇覆盖率的今天,恐怕专业艺术院线也只有寥寥几个城市能够支撑,然而国内那么多影院尚且无法承载几部艺术片的票房,届时又如何撑得起曲高和寡的专业艺术院线市场?恐怕未来的新闻不是制片人跪求排片,而是艺术院线经理跪求资金。
电影除了经济效益,更有“文以载道”的文明教化作用,很多文艺片影迷希望对于小众电影有更多的特殊保护政策。固然,影院排片的指导、调控有必要,但简单的分配排片比例并不是理想的公平状态,也是对保护小众电影的片面理解,没有哪类影片的蓬勃发展能靠政策保护推向高峰。
其实,文艺片的真正对手不是商业片,每一类影片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固定观众,商业大片和文艺小众片在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电影产业越是百花齐放,越需要在与影迷的观影习惯中找到最佳切入点,在投资方、院线和观众的多元利益中找准平衡点。
当前,付费电视、网络院线等新媒体日益蓬勃,电影院已不是唯一的生财之地,这也提醒创作者和投资者,非市场取向的文艺片、艺术片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停留在与商业大片的鸡蛋碰石头上,而是重视前期口碑营销,探索长期放映的可能性,挖掘更多的观影群体。同时除了电影票房,推出更多的电影衍生品,给真正热爱文艺片的观众多元选择,获得更高回报。例如浙产动画《大圣归来》,上映前期的市场调研,口碑预热,到正式上映时的周边衍生品与票房相互助力,就是一部小众电影在商业市场逆市上扬的成功范本。
《百鸟朝凤》影片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其实一部片子的好口碑就是下一部作品的票房起跑线。文艺片票房的失意只是暂时的,只要获得观众的喜爱,下一部作品,站着也能把钱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