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能“挤牙膏”
李晓鹏
海南海口暴力执法事件的处理刚刚告一段落,北京昌平雷洋之死再次牵动人心。与海南的事件类似,雷洋之死也是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反复呼唤真相,但真相却像挤牙膏一样,跟在社会舆情的背后,形成了倒逼现象:舆论逼一点,真相就挤一点。这样做,不但未能平息舆情,反而陷入“塔西佗陷阱”,越解释越遭受质疑。
这是因为昌平警方的三次信息披露,不仅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许多与法治精神相违背之处,更没能讲清楚执法过程是否做到了依法合规,比如执法过程中是否向雷洋出示了警官证,还是如目击者所说是110赶来之后再出示?比如没能抓到“嫖娼”的现行,只是在雷洋走出足浴店后再进行抓捕,这是否涉嫌“先抓人,再找证据”?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办案流程?难道现行法治精神不应该是“人赃俱获”或者“先有合法证据,再进行抓人”?
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的关键,即是否有现场执法视频,警方却拿不出来。警方办案,要求做到依法记录,有执法视频已经越来越成为标配。在最近的公开报道中,昌平警方也采购了大量坚固的执法记录仪,一般性的打斗根本不可能摔破。但在这一点上,昌平警方的两次说法却是自相矛盾的。一开始承认有执法记录仪,只是在制伏雷洋的过程中被打飞了。后来又说没带记录仪,由辅警用手机拍摄,手机也被打飞了。明显的前后矛盾,怎能不令人心存疑虑?
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其实雷洋本人怎么样已经不太重要了。正如有人指出的,如果一开始不以“人大硕士”为前缀,而以“国资委下属某协会中心主任”这样的头衔来标注雷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舆情?这种区别不应该有。这是有人用标签化的思维有意挑起社会矛盾。社会应该关注的是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应该关注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是否存在不规范执法,这才是这起事件之所以成为公共事件的关键。
警方的信息披露始终围绕雷洋是否嫖娼,然而舆情的真正关注点却不在这里,所以无论用多少证据来说明雷洋嫖娼,即使是从安全套里提取了雷洋的DNA,即使是足浴房小姐上电视承认收了雷洋200元钱,这些都不是舆情所关注的重点。正因为这些信息的披露,与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南辕北辙,才会导致舆情的反复高涨。这说明,面对社会关切,信息披露不能失焦。失焦就会失准,进而失去舆论的主导权。
雷洋是否嫖娼,跟警方执法是否规范,是两回事,不能因为雷洋嫖娼了,警方的执法就顺理成章地“规范化”起来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实质正义取代程序正义的逻辑,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恐怕更加关注“程序正义”。也就是警方到底有没有做到规范执法。
追问真相,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规范执法。现代法治理念要求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法治则要求依法办事,尤其是执法机构,只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就不会存在合法性问题。如果一开始警方按照规定带上了执法记录仪,即使被摔坏,也可以把视频数据读取出来进行公布。如果一开始就抓了现行,而不是先抓人再找证据,何至于如此被动?所以,依法办事实际上不仅仅保护了被执行者,而且也保护了执法者在执行过程中的合法权利。正如海口琼华区的拆迁,如果做到了依法办事,何至于需要区长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