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
如何引“廊”入市
本报记者 方臻子 综合
在城市中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经过百年发展,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 法国 —
1832年,法国发生霍乱,此后研究发现问题出在城市下水道里,第二年,巴黎市着手规划市区下水道系统网络,并在管道中收容自来水(包括饮用水及清洗用的两类自来水)、电信电缆、压缩空气管及交通信号电缆等五种管线,这是历史上最早规划建设的综合管廊。近代以来,巴黎市逐步推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在19世纪60年代末,为配合巴黎市副中心的开发,规划了完整的综合管廊系统,收容自来水、电力、电信、冷热水管及集尘配管等,并且为适应现代城市管线种类多和敷设要求高等特点,把管廊的断面修改成了矩形形式。迄今为止,巴黎市区及郊区的综合管廊总长已达2100公里,堪称世界城市里程之首。
— 日本 —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日本首都东京市政机构就在市中心九段地区修建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但之后修建一度进入停滞,直到1963年制定《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
如今在东京,已投入使用的有日比谷、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日比谷地下管廊建于地表以下30多米处,全长约1550米,直径约7.5米。由于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集中于日比谷地区,须时刻确保电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服务,因此日比谷地下综合管廊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它承担了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市政公共服务功能。
目前,在东京市区1100公里的干线道路下,已修建了总长度约为126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而在全日本,已经有近80个城市修建了总长度超过2057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 德国 —
1893年,德国在汉堡市的一条街道两侧人行道下,兴建450米的综合管廊收容暖气管、自来水管、电力、电信缆线及煤气管,但不含下水道。但德国第一条综合管廊兴建完成后发生了使用上的困扰,自来水管破裂使综合管廊内积水,当时因设计不佳,热水管的绝缘材料使用后无法全面更换。沿街建筑物的配管需要以及横越管路的设置仍发生常挖马路的情况,同时因沿街用户的增加,规划断面未预估日后的需求容量,而使原兴建的综合管廊断面空间不足,为了新增用户,不得不在原共同沟外之道路地面下再增设直埋管线。
— 西班牙 —
西班牙在1933年开始计划建设综合管廊,1953年马德里市首先开始进行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建设,当时称为服务综合管廊计划,而后演变成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管廊系统。经市政府官员调查发现,建设综合管廊的道路,路面开挖的次数大幅减少,路面塌陷与交通阻塞的现象也得以消除,道路寿命也比其他道路显著延长,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于是,综合管廊逐步得以推广。
— 美国 —
美国自1960年起,即开始了综合管廊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从技术、管理、城市发展及社会成本上看,建设综合管廊都是可行且必要的。1970年,美国在纽约州白原市市中心建设综合管廊,其他如大学校园内、军事机关或为特别目的而建设,但均不成系统网络,除了煤气管外,几乎所有管线均收容在综合管廊内。此外,美国具代表性的还有纽约市从束河下穿越的隧道,该隧道长约1554米,收容有345千伏输配电力缆线、电信缆线、污水管和自来水干线。
— 英国 —
英国于1861年在伦敦市区兴建综合管廊,采用12米×7.6米的半圆形断面,收容除自来水管、污水管及瓦斯管、电力、电信外,还敷设了连接用户的供给管线。迄今伦敦市区建设综合管廊已超过22条,伦敦兴建的综合管廊建设经费完全由政府筹措,属伦敦市政府所有,完成后再由市政府出租给管线单位使用。
(本报记者 方臻子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