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海塘
家园生命线
姚坚定
作为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千百年来哺育着两岸文化和人民,让我们为之歌颂;但钱塘江又是条桀骜不驯的江,它曾带给人们不少灾难,隔三岔五便有潮灾,史书上满载着坍江、决堤的悲惨史。
何时能制服滔滔的钱江潮,何时不再让赖以生存的桑田沦为沧海,这是沿江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在抗御无力的情况下,古代人只能视钱江潮为潮神、潮怪,从而引发出敬神、镇怪的举措。
为保两岸安宁,历代封建王朝和民国政府采取过不少措施。钱塘江历来由朝廷出钱修筑,素有“黄河日斗金,钱塘江日斗银”的说法,规模宏大、驰名中外的钱塘江两岸的江海塘成为海上长城,是我国重要水利工程建筑遗产,在近2000年的历史中,屡毁屡建,其建造历史悠久,建筑工艺多复杂,建筑遗存丰富,与长城,古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科技和文化遗产之一。
北海塘从西兴东经长山至瓜沥,再从瓜沥东经党山至童家塔,全长41.44公里。据《民国萧山县志稿》载:“北海塘始建在宋代之前,至南宋咸淳1270年左右,塘为风潮所啮,尽圮于海,时由越帅刘良贵主持重建;明、清又多次整修。”
建造古海塘,首为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司马迁曾经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洪水、强潮漫越或冲决海塘,洪、潮四溢,淹田地、漂庐舍、溺人畜。且咸潮入侵,所到之处泥沙淹没农田,淤塞河渠;内河水质变咸,危害人民健康,土地盐渍化,成灾之惨重,难以尽述。滩岸受洪,潮侵蚀坍退,海塘也随之沦毁,桑田成沧海。因此萧山流传“火烧一半、坍江全完”的说法,老百姓迫切需要营建古海塘来抵御钱江涌潮的灾害,保障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修筑海塘,也是保障民生发展的需求。为了生存,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推动水利发展,钱塘江治水也是挑战自我、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萧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就是为了保障民生发展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古海塘保障了太湖南岸及宁绍平原的发展,保障了运河江南段的沿用,保障了宋代以来国家财赋的累积,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
钱塘江海塘历史悠久,代有修筑,规模宏伟,到明清两代更是踵事增华。这里摘录一段鱼鳞塘的修建:每一丈海塘上,所用石料达17.5立方米,重达47吨以上。且石料都为条石,它在明代纵横叠砌之法基础上,吸收了康熙四十年江塘工程中油灰抿嵌石缝,铁锔连扣块石的方法,使得小石连成大石,整个海塘石方连成整体,从而成为我国最坚固的海塘。
然而,到清后期,因外患频仍,国库空虚,政府已无力对海塘投以重资,以致若干地段险象环生。所幸鱼鳞塘一般都较坚固。但有的灾害还是发生了:民国十七年(1928)钱塘江南岸,白虎山以北,小泗埠20个村落相继沦入江中;民国三十六年(1947)初,江岸离头蓬尚有2、5公里,及至6月份己进抵头蓬镇,每日江岸坍少则10余米,多则30~40米,现镇海殿沿江沙地已有万余亩陆沉,头蓬街己成死市。就是到了1966年4月8日至5月17日,小泗埠一带蜀山至头蓬失滩550万平方米,平均每天坍一千米。
如何能造地又能治江,既成功缚住桀骜不训的涌潮蛟龙,又能保护60公里南沙大堤甚至北海塘里千千万万人的安全,萧山人创造了世界造地史上的奇迹——新增良田沃土50多万亩,为解决萧山人多地少的矛盾立下不朽功勋,为萧山的繁荣昌盛作出巨大贡献。
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围海造田的工程。那年我20岁不到,有的是力气和精神,和成千上万的住在各家各户草舍里的农民一样,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大家都已走在同一条路上,目标一律向北——钱塘江,都带着一样的工具——铁耙和土箕;河里驶满了船,装着稻草,毛竹,锅、盖。到了蜀山外面是一大片滩涂,隐隐约约看见一条白色的带子,有人说那就是钱塘江,我们就要到那里挖河筑大堤,这就叫围垦。
围垦的过程中,我们吃了记忆中最咸的饭。太咸了,有什么办法呢,青菜、萝卜就不用放盐了。白天就在这里挖泥堆土,这泥越挖越深,连接起来就是一条长长的河;这土越堆越高,连在一起就是一条长长的大堤。
工地上人山人海,到处是红旗,高音喇叭响个不停,我想起了“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今天就是缚住钱塘江这条蛟龙的日子。这新挖的河马上有船驶进来,不断地来装石块,塘渣就抛在大堤外,尽管潮水不断冲击,但也无可奈何,凶神恶煞的潮浪就这样被挡住了。
昨天的茫茫海途,今天的风水宝池。如今的萧山,以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与上海、嘉兴、绍兴、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有机串联,形成一条黄金发展轴带。为了保护这块宝地,国家还实施了钱塘江标准塘建设,把这一工程作为保家护园的生命线、幸福线来落实。在恶浪汹涌的河口段两岸,崭新的大堤巍然屹立,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