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贯彻省委全会精神 拉高标杆补齐短板

基层干部群众盼改革落地——

改革深入
百姓实惠

  本报讯 (记者 李攀 通讯员 叶茜 肖靓 陈智慧 郑俞) 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盯着抓、持续抓、反复抓,全力打通“最后一纳米”,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传递出推动各项改革落地生根的强音,激荡着全省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弦,干部群众热盼改革落地“入心”。

  对好拍片位置,轻点操作台按钮,前后不到1分钟时间,遂昌县王村口镇的袁国斐的脚伤医学影像检测图数据就发送到了县城医院。20分钟后,县里的医疗专家发回了诊断报告。不到半个小时,袁国斐已经在王村口镇卫生院里开好药、挂上了点滴。

  遂昌县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以来,城乡医疗资源有效共建共享,群众切切实实获得了医改带来的实惠。

  “简单的病症,现在家门口就能治了,但是遇到疑难杂症,还得往外跑。”袁国斐期盼着今后大医院的医生能轮流到乡镇基层“坐班”,甚至可以预约医生上门服务。另外,医保报销范围可以更合理,药费能够再降些。

  同样对改革落地怀有期待的,还有台州鹏瑜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潘灵新。4月26日,当他第二次走进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时,就拿到了项目竣工验收的审批法律文件。

  从受理到办结,潘灵新算了一下:5日受理,26日办结,竟然只用了21天,比过去缩短了好几个月。这样的速度,让他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办理审批手续,说实话,没办过的人真是‘两眼一抹黑’,涉及到的部门太多、程序太多。如果今后办理审批时能有一个‘简明指南’,让新手能轻松按图索骥就更好了。”这是潘灵新所理解的改革短板。

  对于这样的期待,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将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尽快实现资料共享、在线监管,使审批环节更加精细化,让群众办事既快速又便捷。

  省委全会决定补齐改革落地短板,给群众带来的是便利,而对基层干部来说,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和压力。

  “现在我们村党支部里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党员会议讨论,村里的一些重大事项还要‘五议两公开’,所有工程项目都要通过招投标,党内事务不论大小,从决策、实施到结束,都有相关的程序去规范和监督,不但让每一位党员对村党支部放心,也让我们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对自身的要求更严了。”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龙东村党支部书记黄苏权不由地感叹道。

  自该区在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党内事务运行清单以来,党员群众就有了一份明明白白的办事指南和操作流程图,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具体找什么人办、应该按照哪些程序和步骤办理,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操作流程里标注得明明白白。党员群众还可以随时对照党内事务运行清单审核村里的党务公开内容是否合乎规范,条目式和图标式的清单也使党务监督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并由事后监管转到事前监督、全程监督。

  尽管肩上责任重了,但黄苏权仍然盼望着党内外监督、党员作风建设上的改革措施能够尽快落实,使现在党建工作上的短板变成“长板”,这样群众和干部的心才会贴得更近,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更加顺畅。


浙江日报 贯彻省委全会精神 拉高标杆补齐短板 00002 改革深入
百姓实惠
2016-05-08 1528005 2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