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世界的守护天使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二病区护士长金玲珠
本报记者 陈久忍 金春华
走进金玲珠工作的地方,需要穿过两道铁门。
5月4日午后,空气有些闷热,金玲珠刚帮病区几名女患者洗完澡,鬓角还有没擦干的汗水。她笑着说:“我做的都是普通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1990年,18岁的金玲珠从台州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护理一线26年,已是二病区护士长的金玲珠从未离开。
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理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金玲珠所在的二病区收治了医院所有病情较重的女患者。
这个病区只有12名医护人员、两名护理工,要为少则50余名、多则近80名患者提供服务。
二病区是一幢两层小楼,这里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不小。有些新来的护士对精神病患者有惧怕心理,甚至有抵触情绪。金玲珠始终关注着每一位同事,在需要帮助时及时伸手,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
护士章峰瑶刚上班时,与患者说话都小心翼翼,一时有了调换工作岗位的念头。金玲珠知道后主动找她谈心,并多次传授自己的经验。章峰瑶很快消除了消极情绪。至今,二病区护士已多年无人主动要求换离岗位。她们用爱心呵护着这个特殊的世界。
同事说,有时社会救助部门会送来流浪街头的精神疾病患者,这些人往往衣着破烂,身上脏污不堪,还有难闻的气味,金玲珠总是主动帮患者洗头、洗澡。
金玲珠说,当年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二病区时,她也彷徨过。因为这份工作,除了辛苦,还有危险性。
入职后不久,她曾被一名新入院的患者打到脑袋,打出了轻微脑震荡,休息了一个星期才康复。平时,护士们被病患冷不丁吐口水、打一巴掌或者踢一脚,也是常事……
“要照顾好这些病患,端正态度很重要。”金玲珠总结自己的护理经验时说,“你必须要有耐心,还要细心。”
爱心穿越了言语交流的障碍,金玲珠用时间的点滴积累滴穿医患之间的隔阂。26年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病患。她的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早已成了整个医院的表率。
护士吴丽萍说,金玲珠通常是二病区最早一个上班、最迟一个下班的人;每逢节假日,她还常把休息机会让给别的同事,自己顶岗上班。
这种坚持,也让金玲珠颇感愧疚,特别是对于家庭。
“有一次,我接儿子放学。他埋怨我说,以后能不能倒数第二个接他放学,潜台词就是说我每次都是最后一个。”金玲珠说,遗憾的是,直到孩子上初中开始自己上下学,这个愿望也没实现几回。
一名同事悄悄告诉我们,几年前,金玲珠的丈夫查出重病,需要到杭州做手术,“手术那天,她才匆匆赶到杭州,第二天就赶回来了。”
“不瞒你说,这么多年下来,我也动过几次离开一线的念头,但只要这个岗位还需要我,我就要坚持。”金玲珠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