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筑就广厦千万间
——2015年度“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揭晓
科技创新,筑就广厦千万间
——2015年度“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揭晓
目前,浙江省科技创新正在积极寻求短板,从自主创新能力、优质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多端发力,集聚创新要素,激活“生产第一动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贡献力量。
从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进一步激励我省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根据《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和有关规定,在各方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2015年度获奖项目共计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
与往年相比,本届获奖项目成果呈现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产学研合作更为紧密、中青年发挥科研骨干力量、民生项目成果增多、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为获奖成果提供有力支撑等诸如此类的特点。其中,“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高流变性软土地层地铁车站基坑修建关键技术”这两大项目获得一等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体现了我国当代的建筑科技水平,彰显了一代科技人员自我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风貌。
与时俱进,新标准为建筑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时代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力度加大,基坑工程逐步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环境条件恶劣、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等情况,2000年实施的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已经逐渐落伍,无法对工程实践中新出现的支护形式等作出准确、合理的规定和约束。
为确保我省建筑基坑工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施工切实可行的要求,修订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度浙江省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建设发[2009]306号文件)的要求,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牵头,集合了浙江省内十余家科研、设计、勘察和施工等单位组成了规程编制组。
修订后的规程主要补充调整了基坑设计安全度的规定;强调了按变形控制设计与施工的原则;增加了型钢水泥土连续墙、复合土钉墙、双排桩和坑底土体突涌等内容;细化了锚杆、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支护结构、环境保护、施工要点等章节内容。同时,编制组在基坑稳定性分析、双排桩计算、坑底土体突涌以及基坑变形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
在充分吸收了浙江省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该规程的基本原则、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规定与国家现行标准相协调,系统性和实用性强,能进一步保障省内的基坑工程严格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
创新驱动,
新技术为美好建设添砖加瓦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其兴旺和长久不衰的源泉,谁率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谁就能率先掌握信息化、自动化操作;谁能拥有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而在技术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市场与技术的结合,从而涌现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的复合型人才。
困难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技术壁垒突破的可能性。在宁波地铁车站修建的过程中,就充满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首先,宁波软土是由万余年的海侵淹没沉积而成,属于淤泥质、易发生流动变形、强度极低的特殊土,其次,这里是千年文化古城,地铁周边分布了数量众多的古建筑,其中国家级保护文物18座、省级保护文物30处,稍有不慎,都会对古建筑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于是以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主的研究团队,对“高流变性软土地层地铁车站基坑修建关键技术”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该项目形成了高流变性软土车站基坑上浮、地墙质量及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省级工法4项,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进行了有效控制,显著减小了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成功保护了古建筑;降水成槽技术将抽水集中于蓄水池进行利用,每月为项目节约用水千余吨;研究成果提出的各项新技术理念,如取消标准段抗拔桩的设置等,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材料和各项社会资源。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该项研究成果不仅确保了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顺利开通,直接节约工程费用4.8亿元,同时还为宁波市民每年出行累计节省时间1274万小时,碳排放量每年减少715万吨。如今成果已推广应用至宁波地铁2号线全线的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及上海、武汉、天津、苏州等地地铁建设十余项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共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7亿元。
科技创新,离我们很远,离我们又很近。因为,它早已深入到城市建设的肌理中,蔓生于整个社会群体的运作机制里,凝聚成一股开拓进取的向心力。而在浙江迈向鼎力创新的大时代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一群深耕建设科技领域的人,他们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默默无闻中用他们的努力与坚守铸就了一个安全放心的外部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