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美丽乡村

花园工匠 雕琢梦想

——夜色中,触摸浙江美丽乡村的灵魂

  核心提示:乡村的夜晚该是什么模样?当人们焦虑于农村的破败、“空心”和乏力时,更多的浙江村庄在城市化浪潮中展示了顽强的生命活力。《美丽乡村》周刊带你走进“夜色中的村庄”,试图从这一独特的时间节点,探寻这些村庄的活力之源。

  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浙中大地上的一个传奇村庄。它是浙江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中国名村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名列第3位,仅次于江苏华西村和山西大寨村。

  “五一”前夕,为期3天的2016中国·花园红木家具展销会在花园村拉开帷幕,一场场以展示东阳工匠精神与花园村人奋斗历程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也相继举行。本报记者应邀前往参会,蹲点村中,利用每日彩排或表演结束后的夜间休息时刻,采访这些表演的策划人与参与者,以这一独特的方式触摸中国乡村的发展脉动。

花园工匠 雕琢梦想

——夜色中,触摸浙江美丽乡村的灵魂

本报记者 邓国芳 通讯员 王江红

  静夜,总能让人思考。

  透过窗户,借着路灯的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冠军看到,夜幕中的花园村,依然飘着不小的雨点。次日上午,花园村筹备了两个多月的好戏就要登场。作为这场戏的总策划,他坚信这不是一场“秀”,但也无法确信,数千人的“风雨无阻”,是否真的可以实现。

  剧院里的灯光始终亮着,刘武专注地看着演员们的彩排。第二天晚上,这里将向花园村的八方来客们,献上一台精彩的晚会。身为总导演,刘武希望在节目中更多地融入“花园元素”。如何更好地用文艺表演的方式,呈现花园村的故事,他不时陷入思考。

  花园村的夜晚,似乎从来都不曾平静。那些在夜色中飘动的思绪,汩汩流淌着花园人的光荣与梦想,不断碰撞出发展的思路和火花,凝结交织成一个浙江名村的“十三五”。

  花园人的心思

  花园时刻:4月25日,22时45分

  深夜归来,胡冠军有些疲惫,却丝毫没有睡意。气象预报传来的消息,4月26日上午,东阳依然有雨,小到中雨。就在今天下午,面对100多家国内外媒体的长枪短炮,他充满信心地说:“明天,我们风雨无阻,场面肯定震撼,请大家前来观看。”

  花园村,始终是媒体记者的“宠儿”。首次来到这里的记者,会惊讶地发问,这真的是一个村庄吗?多次来过这里的记者,依然还想来看看,因为这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尽管目的不同,但大家都想深入探寻,花园村发展的加速新动能到底是什么。

  年初,花园村决定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红木家具展。作为“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和“天下红木第一村”,这里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拥有花园原木市场、板材市场、花园雕刻·油漆中心、东阳市红木家具产业园以及花园红木家具城等产业集群。

  不过,在全国两会召开后,花园村还作出了一个决定:集全村和全产业之力,在红木家具展登场前,上演一场“吉尼斯”——三千工匠同台竞技展演,向世界发出中国工匠的铿锵声音。这个浙江中部的村庄,已然感知到“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意。

  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钦祥认为,工匠文化贯穿中华五千年历史,东阳人更是精于木雕。在迈向“十三五”的重要时刻,国家重提“工匠精神”,大力倡导品质供给,满足群众优质需求,花园村作为全国主要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有义务、有责任率先举起“工匠精神”这面大旗。

  这也是胡冠军毕生的心愿。在花园村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从事木雕、家具创作设计和制作已有28年的他,深知“工匠精神”在这个行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红木家具产业品质良莠不齐、发展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工匠精神’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担当。”

  夜晚,胡冠军常常伏在案头,思索该用怎样的形态,去表达花园人内心的呼唤。20多年的工匠艺术生涯、花园村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史,在眼前一幕幕掠过。他坚信,让三千木工、雕工、刮磨工走出车间、集中亮相,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是为花园红木家具产业树立更高的目标。

  “条条圣木,承载千年,悠悠岁月,七彩芬芳”、“这刮刮,那刮刮,刮得红木放光华”、“一刀点、两刀面,三刀一出好画面。四刀曲、五刀线,六刀匠心成方圆”……雄浑激扬的《大工匠》主题曲以及铿锵有力的《木工扬》、《刮磨号》、《雕花颂》等分篇章词曲,在他笔尖恣意流淌出来。

  这天下午,趁着小雨间隙,三千工匠和两千人的特色表演队进行了最后的彩排。彩排的效果还不错,胡冠军觉得很欣慰。此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雨点尽早停歇下来,给次日的这场表演一个好环境。

  “工匠秀”的深意

  花园时刻:4月26日,17时53分

  花园人、“鸿丰红木”总经理邵清君整理完商铺,离开花园红木家具城时,天色已经变暗了。“市场一般都是16时关门的,今天迟了1个多小时。客商不时过来咨询采购,都没法关门回家了。”他喜滋滋地说,今年这届红木家具展,不仅比往年热闹,成效也好很多。

  这一天,对邵清君而言,终生难忘。直至清晨7时,天空依然飘着不小的雨点。距离集合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他欣喜地发现,已有不少队员打来电话报到。7时30分,他所在的第五方队,250多名参赛队员,已悉数集合完毕。

  当展演方阵就位时,天空忽然放晴,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广场上。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千名木工、千名刮磨工、千名雕刻工,整齐列队,组成方阵,迎着数万人的目光,从容地展示传统红木家具的榫卯、刮磨和雕刻工艺。

  一把锤子,一把刮刀,一把刻刀,花园村的三千工匠们,用双手感知着红木的温度,用技艺雕琢出红木的芳华。每当完成一道工序,他们就会高高举起作品,齐声喊道:“工匠精神,花园传承!工匠精神,花园传承!”站在第五方队的最后,凝望着队员的表现,邵清君热泪盈眶,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呐喊。

  三千工匠精英,背后是1800家经营户和2000余家生产企业的产业基础和依托。在这块面积达5平方公里、充满着创新创业热情的土地上,4.5万外来人口和5021位本地居民,为着同一个“花园梦”而努力拼搏着。

  2015年,花园村实现经营收入401亿元,其中,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0.36亿元;花园村个私工商户达2796家,实现营业收入240.19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创鑫红木”总经理蒋保健并非花园人,他创办的红木家具厂,就在不远处的广丰村。2009年,花园村开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全球最大的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花园红木家具城,蒋保健和妻子朱娟珍来到这里并租下商铺。

  两个月前,蒋保健接到通知,花园村要办红木家具展,还要做工匠竞技展演,希望每家商户和厂家派出工匠精英。“这是花园村在搭台为我们办好事。”蒋保健毫不犹豫地派出3组共9人的参赛队伍,并主动担任一个方队的队长。妻子朱娟珍还加入了当天的腰鼓队表演。

  晚上,蒋保健在市场附近的小餐馆,点了满满一桌子菜,犒赏参赛竞技的员工们,还鼓励员工们多去市场参观“找短板”。边吃饭,他边感慨地对记者说:“大家都认为我发展得不错,但在花园村的面前,我的发展速度还远远不够……所以,更要积极地参与到花园的产业中来。”

  剧院外的传奇

  花园时刻:4月26日,19时30分

  花园剧院的大门已然打开,客商宾朋们纷至沓来。总导演刘武站在幕布后,向演员们最后交代表演的细节。他知道,这场表演,既要讲好花园村的故事,更要展现花园村的实力。“‘十三五’期间,花园村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文化演艺产业这块必须跟上来。”刘武说。

  3年前,刚要退伍转业的石家庄导演、词曲家刘武,接到了花园村的邀请。当时的花园村,已经俨然一座小城市的模样:高层住宅、会展中心、等级医院、生态公园、大型商场、高端学校、专业市场、金融机构、设施农业、四星酒店、体育广场、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

  尽管被这个村庄的繁华所震惊,但最终让刘武决定接受邀约,从大城市来到花园村的,却是一本厚厚的《邵钦祥传奇》。见面后,邵钦祥坦诚地告诉他,花园村迅速发展,却苦于没有一台自己的晚会,没法满足村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2013年3月至今,短短三年时间,刘武率领的这个村级艺术团,在东阳乃至金华地区已小有名气,还到湖州、温州等地表演。在做强艺术团的同时,刘武利用空闲时间,时常奔走在花园村的各个角落,不断寻找和挖掘花园村的故事。

  花园村,已有600多年历史,祖祖辈辈生活在11个小山头上。“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曾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1978年,花园村民人均收入只有87元。

  “我在采访中得知,尽管花园人当时很穷苦,但在邻村的池塘田里抓泥鳅时,从来只捉泥鳅不抓鱼。”刘武认为,这是花园人的优良传统,至今还在影响这方土地的发展。他从这里得到启发,谱写了一首名为《祖辈传承的秉性》的曲子。

  《花园,我们的骄傲》,则反映了30多年来花园村的巨变。在邵钦祥的带领下,它坚持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发展之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从小花园到大花园、从贫穷村到富裕村、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转型。

  2004年10月,花园村与周边9个自然村合并组建成新花园村。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得到扩大和整合,为优化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人流、物流、信息流向花园村集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永不停息的花园梦》,是刘武对它的归纳和描述。

  20时30分许,“相邀花园 携手圆梦”晚会进入高潮,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快板《花园色彩》登场。坐在台下的客商们从中领略到,原来,花园村不仅有传统的红木家具产业,还有快速崛起的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产业,更是一个适合休闲娱乐的国家级4A景区。

  站在剧院的门口,刘武说,他的心愿,是为花园村谱写10首曲子,让花园精神不断传承下去。灯光下,记者看到他身后的墙上,用中英文写着两行字:把花园村建设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农村,让花园村民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农民。

  记得4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邵钦祥曾宣告说,花园村的“十三五”目标,是要投资100亿元,实现经营收入60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0万元。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09 花园工匠 雕琢梦想 2016-05-03 浙江日报2016-05-0300007;1456412 2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