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美丽乡村·酷农业

耕海种洋 并非神话

  拥抱海洋世纪,构筑蓝色辉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发展蓝色经济,离不开面大量广的海水农业领域。

  “海水农业”是指利用盐碱地、滩涂、滨海湿地、海面水域和海底洋盆等空间资源,以海水为媒介进行的陆地和海洋动植物增养殖的农牧化生产活动。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业、海底渔牧业和海水种植业。

  海水养殖业是指从海面到海底、从盐沼湿地到滩涂泥沙、从浅近海到深远海的各类与海水有关的养殖活动。但目前“鱼、虾、贝、藻、参”的养殖都局限于近岸浅水区,基本上集中在水深5到40米的范围内,存在与环境争海、与旅游争海、与生活争海的问题。而“向下向上”延伸是海水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向下延伸就是海水养殖走向“深远海”。第一个目标是“水深四十米,退海两公里”,就是把海岸线留给生活、留给旅游,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阳光、碧海、沙滩的快乐。而海水养殖离岸远退两公里,逐渐走向40米以上的深水区。其次是发展深远海养殖工船,形成新的深远海养殖模式,同时承担“屯渔戍边”的军民融合重任。向上延伸是指依托潮间带的滩涂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广泛开展滩涂贝类养殖是开发滩涂资源、发展海水农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海底森林、海底草原、海底牧场则是海底渔牧业的三大支柱,也是我国发展海底渔牧业的主要方向。在世界大洋中,不少冷水海域,发育了大面积的巨型藻类,形成了真正的“海底森林”,譬如,在南非好望角的大西洋一侧海域,巨型海带覆盖茫茫海底,每一棵都是高达30到50米的参天大树。水下观察,完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收获时,只需潜水员下潜海底,砍倒几棵海带大树,海带就会自动上浮海面,然后装满小船,运回车间加工即可。

  遗憾的是,这些自然的海底森林、海底草原、海底牧场越来越少。眼下,作为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就是人工鱼礁、海底种植、增殖放流。建设海底牧场是指在特定的海域通过培植大型藻类和投放人工鱼礁,构建和恢复渔业生态体系。建设海底牧场,引导海洋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掠夺式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海水种植业是指以盐生植物或海生植物为生产对象,以土地和海水为载体进行生产的新兴农业领域,包括海面漂浮种植、天然海底种植和滩涂混合种植。

  我国浅海海底空间资源丰富,是未来海水农业发展的重要水域。滩涂则是指沿海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又称之为“潮间带”,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高潮区主要有红树林、大米草和互花米草等盐生植物,低潮区则有紫菜、裙带菜、羊栖菜、鼠尾藻、石莼、龙须菜、江蓠等海生植物。

  国内外学者公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全人类大踏步走向海洋的“蓝色行动”中,海水农业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分支,越来越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需要从国家层面对全国沿海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沿海区域海水农业发展规划,有序、合理推动海水增养殖、海底牧场、海水种植业发展。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酷农业 00012 耕海种洋 并非神话 2016-05-03 1444505 2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