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海:大美气象,巧夺天工
本报记者 刘慧
艺术的耕耘,散发着独特的劳动之美。
古墨堂,是金晓海的画室;古墨堂史主,是金晓海的号。
眼前,身高1米75的金晓海,精气神十足,双眼炯炯有神,乌黑浓密的头发,蕴涵着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因了金晓海,临安吴马村村民甘愿把老祖宗留下的村名改叫了金马村;因了金马村,著名画家金晓海决意把个人美术馆建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让笔下的兰竹深深扎根,汲取创作力量。
画兰
一天能站着画上12小时
久居山乡的日子,平静而安宁。每天清晨,伴随着乡村的鸡鸣犬吠,金晓海三四点钟便起床画画了。灵感来时,他一天能站着画上12小时。
早年间,为了谋生,金晓海在吴山广场的河坊街开了间画廊。更为让笔下的兰花神形兼备,他遍访兰花产地绍兴各乡镇;为直观形象地吃透所绘景物,夫人买来了数十个品种的兰花,摆放在自家门前狭窄的走廊里,供金晓海写生。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将一盆盆形态各异的兰花捧到阁楼上,一边摆放着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等大家画本,边画边琢磨。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却收获甚微。
1963年出生于临安吴马村的金晓海,幼时在随兄长上山打柴时,迷恋上清香幽远的兰花。五六岁时就在家里的墙上涂涂划划,看着被画得乱七八糟的土墙面,当乡村教师的父亲拿着戒尺打手板问: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谁说我不读书,一本《芥子园》画谱都被我翻烂了。”等到8岁开始正式学画,父亲却支撑了儿子这个当画家的梦想。“一次,父亲从县城书摊上用卖大米的钱换回了一本《芥子园》画谱,我如获至宝,一有空就临摹。”金晓海把书谱都翻散了架,用浆糊一粘再粘;实在太烂了,然后再用报纸,贴了一层又一层。
这就是金晓海的绘画缘起——从小热爱,有那么点天赋,家人尽其所能地培养。
眼前,已成为著名画家金晓海所书写的,似乎正是这样一幅水墨人生长卷——画卷里,既有他从小开始日复一日练就的深厚功底,亦有着如他性格般豪放直爽的不羁。两者的巧妙融合,正是如今中国画坛那个独一无二的金氏风格——细腻如兰花,纤纤细叶之下,那些姿态迥异的花儿。恩师陆抑非评价他:“知晓古人用笔用墨之要领,食古而化,学我而活,难得难得,假以时日,无可限量!”金晓海在1990年举办了从中国美院毕业后的首次个人画展,陆抑非老先生特为之书写展标,亲自为他的10余幅作品题词,以示鼓励。
尔后,金晓海在花鸟画界崭露头角,并赢得了“兰花才子”的美誉。
金晓海的脸上写满喜悦:当年学习画兰时,因为兰花是所有花卉中最难画的,就连陆抑非先生也建议他放弃。然而,枝叶典雅、花朵幽香、品德高洁的兰花,始终被金晓海所独爱。兰花,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可贵的是,金晓海大胆超越前人。他运用夸张、变形、强化等手段,表现美、揭示美,他笔下的兰花千姿百态、出神入化,总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兰花清而不凡、秀而雅淡的君子风骨。
画竹
有节有香有骨
中国艺术史,犹如浩瀚的银河系,群星璀璨,纵横古今,才华横溢的国画大师人才辈出。而画兰竹最为著名、也为金晓海推崇的,莫过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一生兰,半世竹;喜写兰,怒画竹——现代人很少有这种心境了。几十年来,“兰花才子”金晓海坚持临摹郑板桥,从传统中汲取古人的艺术精髓。
在金晓海眼中,兰竹能代表一个人坚贞不屈、心地光明等品格,因而托物言志,意境深远。仔细欣赏他的兰竹,情趣盎然。
从小生长在临安的大竹海里,这使金晓海比别家有了画竹的先天优势。金晓海,既师古人、师造化,又不拘泥传统;既师法度、师俗规,又求奇求变,独辟画作技艺,使竹子在他的笔墨中焕发新的生机。
晨曦里,暮霭中,远眺山峦间此起彼伏的大竹海,近望美术馆窗外的这片竹林,金晓海感言:一幅好作品讲究意境,引观者其中;讲究心境,让观者由看而读;讲究悟境,带观者入画,品百味人生。
于是,人们看见,金晓海在宣纸上勾勒的各色墨竹,均有自己独到的韵味。
他笔下的竹,法度严谨,疏密有致。只见他先用淡墨逐节画出竹竿,以稍浓墨出节、顺节而出枝,后以墨笔挥就竹叶,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虚实相映,如灯取影。
他笔下的竹,粗中有细,竿竿精到。画中物象,静动变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交相辉映。静中亭亭玉立,任君畅游。动中傲视自然,生机勃发。
他笔下的竹,即便是破土的春笋,也夹带着泥土的芳香和晨露的蒸蒸日上,势不可挡,尽显君子气度。不论是茎叶繁枝,运笔均粗细有致,染墨浓淡相宜,明暗凹凸分明,层次丰富,节奏和谐,充分表现了青竹的俊逸之态。
金晓海笑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以遂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境界稍纵即逝。
当看到报纸上消防战士冒险抢救群众生命财产身负重伤住院的消息后,辗转反侧,曾为军人的他百感交集。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意?他最后决定以兰竹入画,专门创作了一幅《兰竹图》送到受重伤的消防战士杨万东的病房,颂扬消防官兵舍生救人的优良品格。
当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来公函,邀请他为残障人员创作募捐。金晓海二话不说,就带领画院的画师们来到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基金会泼墨献画。
今年清明节前,金晓海再次来到杭州云居山,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捐赠巨幅国画。他以兰竹为主题,创作了一幅象征革命先烈坚贞不屈、寓意后人弘扬烈士精神的力作《高风亮节》。
种过地,扛过枪,到拿起画笔,有着兰竹风骨的金晓海,用手中的画笔为灾区献爱心,为省市见义勇为基金、贫困山区捐画捐款等。“济贫扶困、见义勇为、弘扬正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金晓海说现在正是自己绘画的黄金年龄,艺术无止境,奉献无穷期。
“我是性情中人,跟兰竹的本性有惊人的相似。”正如金晓海画的兰竹一样,坚贞、高洁、长翠,有外柔内刚之品质。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兰竹情缘,几代传承。前不久,金晓海才从陆抑非老先生80多岁的儿子口中得知:“我父亲临走前,曾嘱咐我,画兰竹要向金晓海学,兰竹像晓海画得这么好的人是不多的。”金晓海万万没想到,恩师临走前,对后人有过这么一番交代。尤其让金晓海感动的是,陆老先生的孙子竟然登门拜他为师。
画画
一笔一墨来不得半点马虎
金晓海几度晋京,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画下一幅幅祥云缭绕的红牡丹。
——那幅珍藏于人民大会堂的《世界和平》,高4.6米,宽2.46米,图中物象采用S型构图,双勾与留白法制作,画里各种动植物都交待得清楚明细,虬劲的榕树盘根错节,意含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巨龙般的紫藤,表示中国正在腾飞;22只栩栩如生的和平鸽,象征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飞泉瀑布,象征着世界和平源远流长;繁花似锦,象征着祖国繁荣昌盛。此幅作品画面和谐,寓意深刻,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情潇洒,充分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对所绘物象成竹于胸。
——那幅收藏于中南海的《华贵长青》,尽情讴歌我国科技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就,题材以七色牡丹、苍劲松柏和飘逸兰花为主体,画中56朵牡丹蕴含56个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意境,整幅作品弘扬主旋律,构图新颖自然。
“创作国家收藏的作品,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有一丝拙笔。”金晓海说。
金晓海的作品既法度严谨,又充满灵气,其作品被国内外各大收藏机构及场所收藏。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厅收藏并悬挂了《雍容华贵图》,收藏了《硕果》《清新竹笋》《国色天香》《兰花》《独悄一春》等6幅作品,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收藏了《牡丹图》《万古长青图》《松菊图》等3幅作品,八一大楼等收藏了《高风亮节》《国色天香》等4幅作品,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了《古宅春韵》,北京天安门城楼收藏了《富贵长青》等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人们不难看出,金晓海有很强的艺术创新意识——将传统中国写意花鸟画浓墨在前、淡墨衬后的画法加以倒置,把淡墨画在前面,接着后面泼以重墨,再以层层渐淡的方法向后衬托,直至淡到虚无缥缈为止,使画面黑白对比强烈,达到自然和谐统一。
数十载,金晓海把这些点滴灵感,汇集成册。在创作的同时,还出版了多种图书,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金晓海墨竹作品精选》、《金晓海水墨竹子画法》教材等书籍,出版社一版再版,非常畅销。
数十年来,金晓海经过艰辛的艺术实践,集传统各家之长和现代艺术的精华,将个人审美观念、艺术追求和时代需求高度协调统一,以我法造天地,终于创出一条既为专家认可又受时人喜爱的绘画新路。
兰竹之道,一路芬芳,从始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