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文物医生”楼署红让稀世文物重放光彩——

修补流逝的时光
3年修复3国宝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及今孜孜以求的精神密码。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将之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种劳动中的精益求精,一直影响着后世。

  在工匠精神辉映下的劳动之美,正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共识——“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期人文世界周刊特别推出“劳动者咏叹调”系列报道,特派记者兵分四路,聚焦教、科、文等领域具有工匠精神的6位代表性劳动者,从人文视角讴歌劳动精神,用故事生动阐释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浙江实践,以飨读者。

“文物医生”楼署红让稀世文物重放光彩——

修补流逝的时光

3年修复3国宝

本报记者 俞吉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化学药剂的味道,混杂着文物的老旧气味。

  离开浙江省博物馆国宝文物修复室好几天,记者仍对这种独特的气息记忆犹新。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人应该对文物修复师并不陌生,他们被称为“文物医生”,专给稀世珍宝“治病”。在省博物馆里,就有这样一名不简单的文物修复师。

  她叫楼署红,是省博物馆唯一的陶瓷修复师,在陶瓷修复的岗位上已耕耘了15个年头。从2011年开始,她在她上博的老师蒋道银指导下,着手修复唐代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熏炉等3件国家级秘色瓷文物,直到去年底才基本完成。

  楼署红如何在日复一日的补缺、粘合、做旧等工序中坚持15年之久。“五一”前夕,记者多次走访位于古荡桥的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在她狭小的办公室里,听她追忆与3件国宝3年朝夕相处的故事,以及她从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理工女到陶瓷修复研究员的成长历程。

  “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来,尽善尽美。”朴素的言语背后,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15年来对陶瓷修复的不离不弃和3年来与国宝的共同成长。

  临危受命

  接受3件秘色瓷国宝

  修复任务

  当记者第一次在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综合楼的临时国宝室内见到3件国宝级的秘色瓷文物——唐代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熏炉、越窑褐彩如意云纹青瓷罂和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油灯时,它们被静静地安放于入门左侧的一张黄木书桌上,表面已光滑、干净,花纹清晰鲜明,恢复了昔日的光彩。

  而在五年前的2011年,3件器物曾出现器体裂隙、胎釉开裂、釉层粉化、釉面剥落以及旧补材料老化变色等现象,且有扩张趋势,影响到了自身的稳定和面向公众的日常展示,亟需专业的修复和保护。于是,一场国宝拯救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件国宝便被安放进贴有“临安市文物馆”字样的封条的木箱里,从当时存放的临安市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位于古荡桥的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从此,也走进了楼署红的生命。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自东汉形成至北宋衰落,烧制了1000多年,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尤其是晚唐至五代的“秘色瓷”,造型规整典雅,釉色青翠均匀,风格素雅,但存世量极为稀少,尤为珍贵。临安市收藏的这3件文物,于1980年出土于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鏐母亲水丘氏墓中,均属于罕见的秘色瓷,也都是国家一级甲文物。

  接手如此重量级的文物修复项目,于楼署红本人和缺少陶瓷修复师的浙江省博物馆而言,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从考古现场的调查到制定并通过修复方案,在得到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方合作支持下,2013年,三件国宝的修复工作正式开始了。

  与技艺的较量

  一个精细活一做就三年

  为了让国宝早日重放光彩,修复正式开始后,楼署红便推掉了其他所有的修复工作,一心扑在3件国宝上。

  而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次与技艺的较量。

  楼署红唯一的工作室位于技术楼一层,狭小而拥挤,3件秘色瓷文物较为庞大,修复工作不好施展,在多方协调下,综合楼3楼的一个屋子被腾了出来,成了楼署红的临时国宝修复室。

  国宝修复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此,楼署红请来了她的老师、上海博物馆古瓷修复高级工艺师、古陶瓷修复国家非遗传承人蒋道银。

  选取合适的补缺材料是第一步。因为无法在国宝上直接试验,需要找到几片同时期相同质地和相近花纹的瓷片进行研究,而这对于罕见的秘色瓷而言并不容易。几经周折,终于在慈溪博物馆找到了仅有的3块与国宝质地相近的褐彩青瓷残片。经过取样分析后,这才确定为修复材料。

  修复要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分别对待,也是个精细活。唐代越窑青瓷油灯里还有未燃尽的油脂残留物,因承载着考古信息,这些残留物需要保留,而当修复涉及到油灯底部的时候,又需要把油灯倒置。为了在修复中不让其中的残存物掉出来,几经思考,最终采取了用棉花填充油灯内部,再用木板夹住固定的方法。

  裂隙是这3件文物的通病,为了在填补裂隙的时候不影响到其他完整的部分,她一边用针筒注射粘合剂,另一边把橡皮泥衬在裂隙下防止液体溢出,一针又一针,一遍又一遍,裂隙才一层层地填补上。

  对国宝作色,勾画花纹需要自然光,因为室内光会使颜料褪色、变色,而国宝修复室的光线不足,需要在技术楼工作室里一个靠窗的工作台上进行。国宝体量大,又涉及到楼与楼之间的搬运,只能依靠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来一去,费力又费时。

  有时候,新的问题会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

  让楼署红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清洗熏炉盖的时候,洗着洗着,盖上出现了两道长长的锯痕,“应该是之前修复不当造成的”,她猜测。事发突然,又不在原定的修复计划中,她立即汇报了情况,修复方案也要重新制定。

  去年年底,眼看完成在即,在一次日常的检查中,细心的楼署红在越窑青瓷云纹罂的底部附近发现了一条新的微细裂隙。在走访中,记者曾见到过这条如不仔细凑近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细纹。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它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直入内里,让人看得惊心。

  这道细痕虽对器物暂无大碍,楼署红仍决心根治。当她正准备着手修复时,却发现专用粘合剂用完了,需要重新购置,结项时间只能往后挪了。

  就这样,在工作室和国宝修复室的一次次来来回回里,在修复的断断续续中,在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作色、做旧的一步步工序中,楼署红走过了长达3年的修复岁月。

  在蒋道银的记忆里,3年来自己几乎每个月来杭一次,有一次正好赶上楼署红的儿子考高中,结果楼署红选择了和他一起修文物,让他很感动。

  现在,这段3年修复时光的许多精彩瞬间,无论是国宝的今昔对比,还是楼署红和老师在修复时的专注的眼神,都被爱记录的楼署红和同事拍摄下来,保存在了她的电脑里。翻阅图片,回顾这3年,你会看到国宝重拾光彩的足迹,也能目睹楼署红一修一补背后坚守敬业的精神。

  回首往事,她坦承修复国宝并不容易,但也让她收获了很多,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3年,也是她与国宝共同成长的岁月。

  半途出家

  勤耕陶瓷修复十五载

  今年45岁的楼署红,在陶瓷修复的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15个年头。

  在国宝项目前,她已独立修复了南宋官窑陶质祭器、五彩瓷等百余件馆藏陶瓷类文物。

  去年,她还评上了陶瓷修复的最高职称——研究员,用她老师蒋道银的话说,研究员就好比是大学里的正教授,已经是最高级别了,在国内的陶瓷修复界也没有几个,在浙江省内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

  让人颇感惊异的是,她走上陶瓷修复的道路却是半路出家。楼署红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是个实打实的理科生,毕业后进入省博物馆的通信工程部工作,其后在省博物馆的不同岗位间几经辗转。2001年,正值馆内陶瓷修复的老师傅退休了,在推荐下,楼署红这才走进了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的大门,成了一名陶瓷修复员。

  “当时觉得挺新奇的,所以就应聘了。”她道出了一开始有点任性的初衷。

  入职后,陶瓷修复的繁杂世界才渐渐地在楼署红的眼前展开,让她始料不及。

  繁琐的修复技艺、卓越的动手能力、广博的文史知识,还有必要的美学素养……文物修复师需要博学多智,对于非专业出身,又是理科背景的她而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陶瓷修复师,谈何容易。她决定从头学起。

  入职后不久,她先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古陶瓷修复培训班,从零学起,但都只是通识知识,并不精。之后,她还赴意大利学习陶瓷修复技艺,但毕竟中外有别。最终,一次偶然机遇,她拜入上海博物馆的蒋道银门下。带着一些需要修复的器物,她在上海博物馆实习了4个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点下,她熟悉掌握了清洁、粘合、补缺、打底、作色、做旧的一道道工序。

  刻苦学习之外,她还勤于练习。在她的工作室内,还留有她昔日练习的痕迹:一个亲自打破后复原的青瓷花瓶和一尊仕女像的复制品。

  现在,只要平日里一有空,她仍会翻阅书籍汲取知识,在她的办公位后,有两个大小各异的书架,满当当地放置着有关陶瓷和文物的各类书籍,书架背后的墙上还贴着两张电脑打印出来的纸,上面罗列着历朝历代的起止时间、都城所在等。

  15年里,她勤耕在陶瓷修复的广阔空间里,在文物上目睹和经历着历史变迁和春秋更替,也用双手重塑并延续着历史的生命,她还严于律己,学用结合,在书海里汲取精华、精益求精。

  在她看来,修复陶瓷文物有的时候像拼图游戏,拼完整了有成就感,过程也挺有趣味,但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

  在2011年接手3件国宝的修复项目的同时,楼署红还递交了开展针对浙江省内的越窑青瓷专题研究的申请,希望借秘色瓷国宝的修复契机,充实浙博的陶瓷标本研究。现在,国宝项目告一段落,耽搁了多时的标本研究马上提上了日程。

  在楼署红的办公室电脑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已初具规模的数据库系统,从标本测试,到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再到拍照记录,分门别类,细致入微。

  有时候为了掐准一个精确的标本烧造温度,楼署红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一天,还顾不上吃饭。

  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记者就曾见过楼署红在国宝和标本间两头跑,楼上楼下来来回回多次的忙碌的身影。

  马丹是楼署红的同事,在越窑青瓷的修复项目中,曾协助参与过标本的检测分析,“每次给修复文物拍照,我说可以了,她还会继续拍下去,以求更好。”

  她也是老师蒋道银的得意门生,“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很强,也很会写论文,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全面的学生。”

  现在,楼署红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手头上的两个项目能在今年尽快结项验收,这样,悬在心里多时的两块大石头也就放下了,她说,如果有时间,她还想去故宫博物馆看看那里的标本数据库是怎么做的,取点经,给现在的数据库添砖加瓦。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修补流逝的时光
3年修复3国宝
2016-04-29 浙江日报2016-04-2900006;1443617 2 2016年04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