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德清“文化车间”
打造员工的精神家园

  德清“文化车间”

  打造员工的精神家园

  天气转暖后,浙江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的员工闻加宾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跑去附近的雅士迪电子有限公司羽毛球场打球,进门前,他会先出示一张区域“联系服务卡”,“雅士迪电子”的大门就打开了。

  在德清县钟管镇南舍工业功能区,28家企业的4000多位员工人手一张“联系服务卡”,有了它,工人们可以去功能区里任何一家企业的图书室、篮球场、健身房共享文化资源。南舍工业功能区打破企业间的围墙,突出区域文化共建共享,这种“片区整合”是德清县“文化车间”的其中一种创建形式。

  农村有文化礼堂,城市有文化公园,然而在企业中,却缺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面对这一困惑,德清县创新突破,探索出“文化车间”这一全新载体,让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也能落细、落小、落实。

  据了解,2015年以来,德清以县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和工业园区为试点,形成“企业单体”和“片区整合”建设两大形式,积极探索“文化车间”创建。德清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文化车间·员工家园”主题,以“车间文化·8+X”为具体标准,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共确定30家企业开展2016年企业“文化车间”创建、提升工作。“不少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文化车间’带来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员工更是感受到了在厂如在家的温暖。”

有标准 “8+X”培育鲜明企业文化

  如何创建“文化车间”,德清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车间文化·8+X”。

  这里的“8”是“文化车间”创建的规定动作,即企业荣誉、时政之窗、智库讲堂、企业之歌、欢乐文艺、最美评选、心灵驿站和志愿服务8个板块。如“企业荣誉”板块,各企业可根据实际建成展览窗、墙、廊、室、馆等不同展示形态,以灵活方式展示企业荣誉、劳动模范、最美人物、发展愿景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企业之歌”板块则要求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企业实际,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创作反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内容的企业之歌,并在员工中传唱,形成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理念。

  工程中的“X”项为特色创建活动,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充分展现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独特的文化品牌项目。浙江欧诗漫集团围绕“文化+产业”,将文化车间与新厂区工业旅游规划全面融合;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从杭州邀请多批热心市民来德清厂区实地探营,领略文化车间魅力;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做精做足职工宿舍文化,折射出该企业高水平的经营管理文化。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根据德清县重点布局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地理信息、休闲旅游等不同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在谋划创建特色时,德清更加突出“文化+”的理念,如今创新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和公益文化等主题鲜明的企业文化在德清遍地开花。

  提到“车间文化·8+X”发挥的作用,德清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就是充分发挥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共识、培育品牌,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形成全面推进企业走向市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达共识 “文化车间”助推企业创业创新

  “有了浓郁的钢琴文化氛围,钢琴业才能走得更远。而创建‘文化车间’对我们公司而言有着合理诉求,原本就是顺势而为之举。”乐韵钢琴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文化车间”创建工作为德清洛舍镇以乐韵钢琴公司为代表的钢琴行业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这一点在洛舍镇相关负责人那儿得到证实:“洛舍钢琴产品口碑越来越好,今年以来,洛舍钢琴企业订单源源不断,乐韵等行业龙头企业的良好形象,带动了产业集聚,已有众多外地钢琴企业主动谋求‘移居’洛舍。”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经营,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界流传的这一通则表明,文化已成为新时期企业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在德清,政府与企业达成了共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在“文化车间”创建中算得上“老牌”明星企业。企业将“文化就是生产力”这句话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将300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改建成博物馆,职工想学跳舞、唱歌、运动、健身不出厂,吹拉弹都有老师教;招牌活动“叠人塔”更是声名在外。文化这一软实力在让安泰诸多文艺项目频频冲向媒体前沿的同时,也让安泰的业绩一再被刷新。2015年,2000余名员工为安泰创造了7亿元的销售业绩。

  今年是德清“文化车间”扩面提质的推进年,该县将在试点基础上,继续从硬件设施、企业内涵和活动载体上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特别是依托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建设,充分发挥钟管镇南舍工业功能区、乾元镇工业功能区、新市镇东片工业园、雷甸镇工业功能区新利片、新市镇西片工业园、钟管工业园区、洛舍镇钢琴行业、禹越镇杭州产业园等片区工建服务中心的核心阵地作用,连点成线、延线扩面,配合建成以特色企业文化为轴心的“文化车间”示范区。

创和谐 以文化人员工有了精神家园

  “追求卓越、再铸辉煌,佐力之星闪耀梦想……”这些天,一到休息时间,佐力药业的生产车间、员工宿舍、休闲区域就会传来一阵阵歌声。佐力的员工勤奋地练习企业之歌《爱在佐力》,因为5月份公司要举行企业之歌大赛。

  唱响车间好声音,佐力员工的歌声唱出了他们的自豪。去年以来,围绕“厂歌唱响职工梦”,德清的企业开始创作反映企业精神文化内涵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之歌。截至目前,已累计创作完成厂歌8首,正在创作6首,去年组织的“企业之歌”职工合唱大赛唱出了德清企业“腾笼换鸟”的自信和“凤凰涅槃”的勇气,尽显德清企业职工创业创新的时代风采。

  除了催人奋进的企业之歌,让企业员工更自豪的还有车间里的“最美”与欢乐。在德清大地,已组建各类企业志愿者服务队17支,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学雷锋、关爱“小候鸟”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像我们钟管镇南舍工业功能区,就有春苗志愿服务队、职工护水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工会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技术志愿服务队7支队伍活跃在各个企业,大伙儿都想为大家庭贡献力量。”钟管镇工会负责人说。

  此外,德清县还组织开展“最美班组”“最美工人”等评选及“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已入选省市级典型共13人次。开展“最美湖州人”宣讲进企业活动26场,营造了企业职工学习“最美”、争做“最美”的浓厚氛围。去年,利用传统节日和各类纪念日,举办企业文化节、组织“文化大篷车”进企业、开展乡镇“文化充电宝”服务等活动60余场。

  “这些都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团队精神。文化车间的创建让员工有了精神家园,对和谐劳动关系有积极的意义。”德清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德清“文化车间”
打造员工的精神家园
2016-04-25 浙江日报2016-04-2500006;浙江日报2016-04-2500015;浙江日报2016-04-2500014;浙江日报2016-04-2500017;浙江日报2016-04-2500020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