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以创新为首位的、彼此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于发展而言,最大的创新就在于发展理念的创新,对于中国而言,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现时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国情,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最为需要的就是发展理念的创新。理念属于思想范畴,它对于人至关重要,人总是戴着理念的眼镜观察事物,人的行为总是受着理念的支配,这种支配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人的理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行为也就不同,发展亦如此。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实践,发展理念决定发展的性质与前景,只有用先进的发展理念作指导,才能保证发展性质的正确和前景的光明。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它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这六个方面内涵统一在一起,服从于一个价值取向,即发展应当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须知,生态良好对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具有前提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因而诚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它。没有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就没有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应当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这一价值取向,在操作层面有两个具体要求:其一,发展应当不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其二,发展应当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前者为禁止性要求,它谴责、反对人们做一些事情,例如违规排放、乱垦滥伐等;后者为选择性要求,它倡导、鼓励人们做一些事情,例如植树造林,为濒危野生动物基金捐资等。要记住,不发展不可能带来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盲目发展更不可能带来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作为“硬道理”和“第一要务”的发展,只能是绿色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以下三点不可或缺。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在目标设定上,要重在一个改善,即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为什么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出了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黄河断流、长江洪水、淮河污染,还是沙尘暴频发、雾霾天连连,无不给我们发出生态安全形势严峻的警告。如今资源、环境的约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瓶颈,成为了新的国情,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充分的估计。

  为破解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效应和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七大任务,提出了包括耕地保有量,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发展,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等10大绿色发展的刚性指标,并提出了一系列致力于绿色发展的重大工程。

  可以肯定地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绿色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全面”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随着上述任务、指标、工程的完成,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必将迈上新的台阶。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路径的选择上,要重在一个转变,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支点,方式不转,结构没法调,增长没法保。经济发展方式要朝着低碳方向转变,要朝着循环方向转变,要朝着绿色方向转变,并以此为契机、为抓手,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使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

  回顾历史,我国早就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1983年),早就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1994年),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一直以GDP论英雄,急功近利,行走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之途,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经济规模很大,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产能大量过剩,产品大量库存,经济增长模式依然粗放,环境、资源不堪重负。

  所谓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形式上看,可概括为“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有三高必有一低。从原因上看,可概括为结构不好,能力不强。结构不好,指经济结构不好,例如一二三产业结构便不好,第三产业的比重长期在百分之四十几徘徊,2015年方才首次超过50%,而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60%。同时,第一产业弱质,第二产业重化工业过重,第三产业内部,同生活服务型产业相比,生产服务型产业明显滞后。能力不强,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论是科技对经济社会进步的贡献率,还是技术对外依存度,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的数量及其向生产力的转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我们曾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结果呢?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整合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动力机制

  在动力的激发上,要重在一个整合,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动力机制的整合。建设生态文明有一个关键性的环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由自然资源、自然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制度等8个部分所组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而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在于政府的简政放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综合性,要建立综合性的领导机构、综合性的决策程序、综合性的管理职能、综合性的政策法规体系、综合性的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只有做好综合性的文章,方能增强统筹协调的力度与效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难点是动力机制的整合。毫无疑义,改革是各项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这是一条已成共识的基本经验。但改革本身也需要动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概莫能外。

  这里,我们要回答三个问题:

  其一,体制为什么要改革?因为原有机制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或不利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突出地位,并融入到它们的各方面、全过程,总之,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体制性障碍。

  其二,改革者——改革的发动者、设计者、主导者、执行者是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它的各级领导机构与负责人,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涉及利益与权力格局的重新调整,这意味着相关机构与负责人会失去一些既得利益与权力,因而他们中的部分人便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无论是障碍还是阻力,均表明了改革的艰难性。

  其三,改革者的动力何在?一是由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感、强烈责任感自觉生成;二是由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净美丽中国,对享有更多更优生态产品的热切期盼的压力转换而成;三是由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壮士断腕、抓铁留痕”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全力推动所促成。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只有形成上述三种动力的整合机制,使之凝聚为合力,焕发出活力,才能取得成功。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04-21 1342556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