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今日温州

“红日亭”里有话说

李世斌

  温州有个远近闻名的爱心驿站——红日亭。它处在温州市区环城东路的人行道旁。起先是免费为路人提供伏茶,10年前开始免费为路人施粥,以早餐为主。为大众奉献爱心,自然深得民心。但这个临时搭建的亭子其实是个违法建筑,而且又紧贴着人行道,影响路人的正常通行。作为城市的管理和执法者,面对这样一个违法建筑,而且又是影响路人通行的“爱心驿站”,很是纠结。如果简单地一拆了之,肯定不妥。我和我的同事们考虑再三,决定将其“合法化”,通过正规审批,图纸设计,财政补助,在就近的华盖山脚下建起了美观适用的红日亭。新建成的红日亭更是名声大噪,很多人慕名而来体验爱心暖意……

  ——执法也要有温情的一面。

  红日亭主要靠捐助维持“生计”。有捐钱、捐物、送大米的。红日亭“主持”孙兰香大妈打开米袋跟我说:“凡是捐送来的大米从来没有发生过质量问题。”这让我联想起民间的淳朴之风。记得小时候家有红枣,跟大人走亲戚拜年时,母亲拣出劣枣留给自己,再将好枣包好送人。母亲说:“送礼不是做买卖,给别人的东西得好,差的留给自己。做买卖倒是一分货物一分价,好坏由人选。”但前几年参加过的一次“慈善宴”,却给我留下不快的记忆。一家酒店请环卫工人吃年夜饭,“影响”也搞得挺大,这自然会给酒店带来广告效应。但是端上桌的菜肴则不敢恭维,海鲜不鲜,都有些变质了。我当时心里就感觉很不是滋味。“白吃”的就得帮你清扫橱柜啊?如果是出售,不够新鲜的食材可以贱卖,别人没得话说。既然是慰劳别人,做爱心晚餐,为什么不能尽量让别人吃得好一点呢?

  ——奉献爱心也要出于真心。送一朵鲜花给别人吧,如果是朵行将枯萎的花儿,还是别送了。

  有很多人给“红日亭”送钱。孙兰香大妈告诉说,大多数送钱的不愿留名,但为了账目清楚,必须让送钱人签字,很多人只好以假名替代。这符合国人的传统美德——做好事、做善事不愿意留名。但也有愿意留名的,而恰恰是愿意留下真名的倒让孙大妈更为感动。孙大妈回忆,有一家老小,一看就知道是个仅能维持温饱水平的家庭。一家人免费吃了白粥,老人从兜里掏出一张10元纸币,说:“我今天兜里有钱,捐献出来,算是做一件好事了。”老人的儿子也拿出20元纸币捐献。才七八岁的孙子说:“爷爷,我兜里也有钱,也要捐。”孙子从兜里搜索出两个1元硬币。孙大妈拿出收据让他们签上自己的名字,祖辈三代个个歪歪扭扭又非常自豪地签上了名字。作为平头百姓,他们的名字也许无足轻重,写不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都无关紧要,谁能记住他们?但他们为自己的真情留下姓名,留下证明。

  一个外省籍的青年男子,只身到温州谋生,连续几天没能找到事做,兜里已无分文,是红日亭的白粥让他继续留在了温州。好几年以后,小伙子靠在温州打拼,兜里攒下了一些钱,早已不需要到红日亭喝白粥了。这一天早晨,小伙子来到红日亭,非常平静地喝了一大碗白粥。待吃粥人都离开得差不多了,他走到孙大妈跟前,从衣服兜里掏出2000元钱递上。孙大妈不解地问:“你有这么多钱,干吗还来吃粥啊?”小伙子说:“我能有今天,靠的是红日亭这碗白粥。我今天要回家乡了,以后恐难再来,这是我为报答红日亭捐献的一点爱心,请收下吧。”孙大妈很感动,拿出收据给小伙子。小伙子提笔认真写下自己的姓名。小伙子说:“我之所以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是因为我要把我的名字留在红日亭。我永远忘不了温州,忘不了温州人,忘不了红日亭……”

  ——做好事、做善事不留名,值得敬佩,但这些愿意留下自己真实姓名的百姓同样让我们感动!

  红日亭前吃粥的,不断地变换着脸孔,许多熟悉的脸孔在孙大妈眼前消失了。“这是一件好事。”孙大妈说。红日亭施粥,针对的主要是相对贫困的人,不能让人老是贫困下去呀。孙大妈团队几位义务干活的大妈大爷,年龄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他们的脸孔也不断地变换着,有的已年迈故去。孙大妈女儿在巴西,经常催着她到巴西去,她不去。我问:“你都退休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外面世界这么大,赶紧出去看看吧。”孙大妈说:“我如果还在单位工作,肯定早就辞职走人了。但我现在是在做一份不拿工资的义工,反而放不下来,不能走啊。”

  ——有些假话让我们听起来就跟真的一样。而孙大妈的这句真话反而让人半晌才回过神来,再想想,嗯,是这么个理。

  (作者就职于温州市城管与执法局)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8 “红日亭”里有话说 2016-04-21 浙江日报2016-04-2100008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