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时评

不那么“书店”,也是希望的开始

  网络冲击很可能被人们过分夸大了,社会性的人终究需要回归物理空间,书店完全可以有包容一切文化产品的视野与胸襟。对这样的书店,我们不妨多一点信心,相信时间、相信市场、相信读者。

不那么“书店”,也是希望的开始

肖 纯

  一座城市遍布书店、弥漫书香,是人们心中对城市最美好的愿景。而这样的愿景在杭州逐渐照进现实。

  被誉为“沪上最美书店”的钟书阁即将在杭州开出上海之外的首家分店。无独有偶,浙江首家24小时书店“悦览树”也开出连锁分店。加之此前晓风书屋、枫林晚书店、纯真年代书吧、猫的天空之城、西西弗书店、PAGE ONE等在杭州生根发芽,实体书店一时有星火燎原之势。

  前几年书店倒闭潮如瘟疫一般蔓延,很多人惊呼寒冬来了。如今实体书店重新“占领”城市,很多甚至开进城市的商业中心区,这般“逆袭”让人不禁恍若隔世。

  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现在书店越来越不像传统的书店,书不过充当了背景与道具。这些人很可能有小资情调,大摆怀旧姿态,企图延续自己的书店情节。尽管饱含人文忧思,但缺乏经济思维无异于痴人说梦。其实他们并非关心书店生死,只是贪恋书店氛围。玩情调得有人买单,经营者要为之付出不菲的成本。

  诚然,如果按传统意义上对书店的界定,最近新开的很多书店确实不那么“书店”。在新一轮实体书店开业潮中,呈现出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混合业态,这其实是大势所趋,也要求我们对实体书店重新定义。曾几何时,满身情怀与饱含文化却不能盈利,正是昔日书店最大的痛。书毛利较低,文创和餐饮毛利较高,将多种业态混搭,书店才更易存活。未来市场对书店的体验要求将更加多元,除了现有的餐饮、文创外,还需有更多文化与空间方面的审美体验。

  此外,逛书店不只是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现在同样有很多年轻人视阅读为时尚,倾向在书店喝咖啡,选择有书店的商场逛街。地产商也嗅到了书店对提升商圈文化品质方面的无形价值,纷纷将书店“请回”商业中心。同样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传统购物中心岌岌可危,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购物体验被商家视为突围的希望所在。通过联手商业地产,书店有望重新赢回年轻人,甚至培养出他们新的阅读习惯,台湾诚品书店便是明证。

  其实书店先天具有“空间”和“社交”属性。若书店能打造成公共文化空间,既能作为文化传播的舞台,对读者更是不可多得的交流空间。在社会意义上,实体书店对“书与人的相遇”以及“读书人之间的相遇”都颇有裨益。反观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依然鲜有作为。

  由此可见,网络冲击很可能被人们过分夸大了,社会性的人终究需要回归物理空间,书店完全可以有包容一切文化产品的视野与胸襟。对这样的书店,我们不妨多一点信心,相信时间、相信市场、相信读者。一家纯粹的书店固然值得回忆,但因为现在融合发展的书店让更多人聚集于此重拾阅读,也是充满希望的开始。


浙江日报 时评 00011 不那么“书店”,也是希望的开始 2016-04-20 浙江日报2016-04-2000013;浙江日报2016-04-2000011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