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城市流浪者也需重视与善待

  尊重、包容、平等地对待城市流浪者,不仅是高中生的一次社会实践,更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希望我们的城市在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和精神关怀等多个层面,继续释放出更多的善意。

城市流浪者也需重视与善待

肖 纯

  在现代城市中,当看到城市流浪者,有的人会为之唏嘘,有的人会施以同情,更多人则是匆匆一瞥,场景转换后再不相干。而杭二中的一群高中生,在半年中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走近城市流浪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在调查的基础上,竭尽所能地寻找可行性方式去帮助他们。此举也成为了杭州春天里的一抹亮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在短期内涌入了大量人口,资源与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城市管理一时难以跟上,城市流浪者问题也因此被屡屡提及。实际上,城市流浪者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去年一段“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路人反应让人心寒”的视频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便是明证。

  “城市”是“城市流浪者”重要的限定与前缀。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而美国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这样定义城市,“城市人互相间拥有的最大的共同点莫过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管理,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失败的地方。”

  不可否认,城市流浪者可能会对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极少数城市流浪者的背后,可能还隐匿着犯罪。但这些都不应成为漠视、懒政、粗暴执法或“一刀切”的借口。所以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执行,有关部门都应以“善意”为出发点。在邻国日本,东京的一些公园甚至有专为流浪者搭设的帐篷。一座城市对流浪者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座城市文明的高度。

  归根到底,城市流浪者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城市管理问题,更需要全社会对城市流浪者有共同的担当,杭二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正是这样的积极尝试。首先,管理城市流浪者必须有顶层设计,由国家到地方打出“组合拳”:各级政府综合运用政策法规、财政管理等各层面的力量进行联合管理。其次,在财政管理、资源使用等方面,应坚决做到公开化、透明化。此外,还要重视社会的力量,这样也便于更好地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

  难能可贵的是,杭二中学生关于城市流浪者的调查研究,没有戴有色眼镜,也不是简单地施舍与同情,而是渗透了很多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学生们冷静地接受了“四肢健全、玩着苹果手机的年轻人也可以是流浪者”的事实,还意识到“帮助流浪者树立自信”是关键,“通过就业,流浪者不仅能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更重要的是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当前中国城市崛起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真正以人为核心。而由人汇聚而成的城市,理应为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遮风挡雨。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人们终究会认识到,城市不仅是建筑师的空间,经济学家的数据或历史学家的往事,更是每一个人最真实的生活体验以及由城市精神凝聚而成的家园。

  尊重、包容、平等地对待城市流浪者,不仅是高中生的一次社会实践,更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希望我们的城市在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和精神关怀等多个层面,继续释放出更多的善意。毕竟,有温暖的城市,才会更美。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城市流浪者也需重视与善待 2016-04-19 浙江日报2016-04-1900018;浙江日报2016-04-1900016 2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