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

海洋二所科学家随雪龙号远征南极硕果累累——

我为南极“做体检”

  本报杭州4月18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陈斯音) 经历158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征程,我国科考船“雪龙”号完成南极科考任务于上周抵达上海。18日,记者在海洋二所采访了从南极归来的赵军副研究员和郝锵副研究员。他们在南极取得的科考数据,将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变化。

  赵军是一位海洋化学专家,郝锵侧重海洋生物研究——用科学家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此次极地之行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南极“做体检”。

  当雪龙船到达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海域时,赵军和郝锵等人开始迎来这次科考任务中最为紧张的一段日子。首先,他们要寻找并回收上一次科考时布放的记录海洋环境数据的沉积物捕获器。“在数千米深的寒冷海水中,捕获器已经独自待了1年时间,我们能成功将其回收吗?”虽然已多次参加南极科考,赵军心中仍不免忐忑。

  雪龙船破冰进入一片“冰间湖”,赵军和同事们终于发现了捕获器发出的信号,他们随即发出指令,捕获器松开了与重物相连的钩子,浮球拉着捕获器迅速升上海面。科考队员们在甲板上操作缆车,把价值数十万元的仪器和一年来收集的样品全部安全收回。赵军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和同事们一起高兴地作好记录并收好样品,然后每人泡了一碗方便面吃起来——在南大洋上,科考队员们就是这样庆祝胜利的。

  南极科考对队员们的体能和毅力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和在陆地上的实验室里工作完全不同。”郝锵说。他和赵军在船舱里睡上下铺,夜里,科考船稍有颠簸摇摆,赵军一个激灵就醒了,跳下床就往实验室里跑。“收集样品的容器很多都是玻璃的,要是翻倒打碎了,科研的损失就大了。”郝锵这时一般往甲板上跑,查看培养海洋生物的仪器有没有受损。

  雪龙船到达我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海域时,睡觉就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科考队员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地工作。凌晨1时,赵军就被电话惊醒。值班员说:“还有半小时水就上来啦。”那是CDT采水器从1000多米的深海里往上逐层采集的海水样品。“采水时,零度以下的海水从手上淌过,刺骨的寒风从脸上扫过。”赵军随后用2个小时对样品做预处理,紧接着又开始测定之前采集的、现在已稳定的样品,一直工作到清晨5时。

  多次参加南极科考的赵军,在本次科考中度过了元旦、自己的生日和春节。郝锵在13年前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时,还是一名研究生。科考队员们见证了中国南极科考的不断发展:从费时费力的手挂式采水器,到现在全自动的海鸟911型采水器;从船上难得吃一顿火锅,到现在12道丰盛菜肴的年夜饭……科学家们表示,中国南极科考水平不断提升,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4 我为南极“做体检” 2016-04-19 1300093 2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