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绍兴:治水而兴 重建水城

  绍兴:治水而兴 重建水城

  水,是绍兴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绍兴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水乡之一。绍兴,也是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治水是绍兴人生生不息的课题,成为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使命。如今的绍兴,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作出“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决策,决心从古韵水乡升级为现代水城。

2015治水成绩单

  治水是绍兴人生生不息的课题。它就像一根接力棒,在绍兴代代相传,成为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使命。面对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给河湖戴上了灰瘪漆黑的“乌毡帽”的尴尬,绍兴谱写了一幅综合治水的新篇章。

  河道水质提升改善

  2015年,70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增加14个,劣V类减少5个,满足功能区要求断面增加11个。全省交接断面考核良好,浦阳江出境水质为Ⅲ类,曹娥江提升为Ⅱ类。年初摸排出的435条垃圾河、黑臭河到9月底提前全面完成深化整治,全市“三河”基本消除。全市6个区、县(市)全部通过了市级“清三河”达标县验收。诸暨、嵊州、上虞等3个区、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

  产业结构优化明显

  通过四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全面完成671家重点企业整治提升任务。通过“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全年改造提升和搬迁入园小微企业5131家。结合农业污染整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示范生产主体30个。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2.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产业占比降低到56.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改造易涝积水点63处,增加应急强排能力1.8万立方米/时,新建排水管网250公里。新建城镇供水管网414.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提升4.1万人。在印染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6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和废水排放量各为34.4吨和15.8吨,分别同比下降5%和5.2%。新增高效节水农业灌溉面积3.5万亩。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537处,改造节水器具2.1万套,城市平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1.9%。中心城区管网漏损率下降到4%,为全省前列、全国领先。

  现代水城建设加快

  以水定城,编制完成《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着力打造“两江、十湖、一城”全市域水城格局,重塑优美山水风光城市形象。全年累计完成百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24.4亿元,超年度计划43.2%。完成梅龙湖、鉴湖二期等水环境整治项目,加快推进迪荡湖、日月湖、大小坂湖等水环境整治工程,现代水城建设全面提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在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改变城乡水环境面貌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与便利,使得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据省治水办数据,2015年绍兴市“五水共治”工作群众满意度为74.28%,比2014年提高6.3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二位。

2016治水作战图

  就在前不久,绍兴市委、市政府以市县联动和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全市2016年清淤1500万立方米启动仪式,拉开了绍兴新一年治水序幕。

  勠力同心、清污夺鼎。眼下,绍兴正在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谱写新时期治水新篇章。

  根据规划,2016年绍兴全市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市、区)将实现全覆盖。全市70个市控及以上断面基本消灭Ⅴ类水,Ⅲ类水以上比例提高10%,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比例提高10%。省对市考核的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

  治污水 打好污染治理硬仗

  全力打好“三河”整治提升、河湖清淤、重点水体治理提升硬仗。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80公里,创建“百条生态休闲示范河道”。组织开展全市河湖淤泥存量全面普查,制定实施全市河湖清淤疏浚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16年完成河湖清淤1500万立方米。实施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提升行动,在保证断面原有水质稳定的基础上,市控及以上断面基本消灭Ⅴ类水,Ⅲ类及以上断面确保增加7个。

  全力打好工业污染治理硬仗。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2016年累计完成清洁化改造总任务的10%。开展印染化工产业提升发展行动以及落后产能淘汰和“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退出。2016年,全市完成10个“腾笼换鸟”示范乡镇(街道)和10个“低小散”块状行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0家以上,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

  全力打好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硬仗。2016年,新增城镇污水收集管网20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比2015年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完成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12.3万户以上,全市规划保留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100%,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全市规划保留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40%。

  防洪水 实施强库固堤工程

  大力实施“强库”工程。继续巩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强水库安全动态监测,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将水库年病险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全年完成1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安华水库(中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大力实施“固堤”工程。加快实施独流入海河流、中小流域防洪需求突出堤段加固。全年完成堤防加固6公里。嵊州湛头滞洪区、诸暨高湖滞洪区两大滞洪区启动开工建设。

  大力实施“扩排”工程。加快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或开工建设一批河道整治工程。结合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涵盖防洪、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保护、利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亮点项目,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排涝水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固河堤、疏河道、新开河、畅管网、除涝点、强设施”工程。全面落实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有序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改造。2016年全市完成综合整治城市河道7条,新开城市河道1条,建设雨水管网70公里,提标改造管网5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40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100公里,增加抽水车等城市内涝应急设备0.3万立方米/小时,清除易涝积水点5处。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健全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强化对既有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应急防御处置能力。

  保供水 畅流活水进万家

  重点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等三类保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保障水平。着力提高流域上游源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原水供给能力。优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充分利用曹娥江丰富水源和浙东引水工程,系统谋划开展“畅流活水”。加快推进古城内河畅流提升工程和柯桥城区、袍江马海片区、滨海新城片区等引水活水工程,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修复河湖水生态环境。巩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成果,完成日供水能力200吨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完成2.81万人饮水安全提升。2016年全市新建供水管网60公里,改造供水管网60公里。

  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编制实施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完成2016年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落实保护区污染源清理整治。有条件的重点建制镇实施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和短信提示。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一源一策”管理机制。各区、县(市)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抓节水 大力提高用水效率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三条红线”管理,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大力实施“雨水收集利用、改造器具、一户一表、节水型载体创建、农业节水改造、工业节水改造”六大工程。2016年,全市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350处,改造节水器具0.5万套,改造“一户一表”0.5万户。

  启动第二批2个区、县(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及企业水平衡测试;做好市区国家节水型城市扩面复查准备,开展省级节水型小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3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达到0.6。加快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一批工业节水地方标准,大力推进工业中水回用,切实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印染、造纸行业的中水回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废水排放量均同比下降5%。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绍兴:治水而兴 重建水城 2016-04-19 浙江日报2016-04-1900006;浙江日报2016-04-1900016;浙江日报2016-04-1900018;浙江日报2016-04-1900021 2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