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拓展众创空间 优化创业生态

  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促进众创空间的国际化发展,是加快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创业生态最优省份的重要途径。

拓展众创空间 优化创业生态

秦 一

  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众创空间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服务机构和新型孵化器的代表,是构建面向大众的重要创业服务平台,是加速推动科技型创业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浙江众创空间发展

  的原因和特征

  到2015年底,浙江省已涌现出10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浙江众创空间开展比较活跃,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电商汇聚。阿里的存在,阿里系的诞生,给杭州的创客贴上了厚厚的“互联网”标签;二是创业名校。浙江大学是一所毕业生创业率全国居首的高校;三是资本火热。浙江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和相对开放的生态。

  浙江省众创空间发展呈现出三个多样化的特征:

  创客主体多样化。创客们大都比较年轻,有活力有激情,涉足的领域较广,拼的是创意、研发和创新。主要是“新四军”:一是以浙大为代表的高校系,二是以阿里巴巴IPO以后连续创业的阿里系,三是以“国千”“省千”人才为代表的海归系,四是新生代浙商系。

  组织结构多样化。一类是俱乐部形式,如浙江大学的学生创客汇,没有注册和固定场所;一类是社团法人形式,如西湖创客汇,以社团法人登记,有固定场所和专职人员,孵化出来的项目可成立公司;还有的是企业法人形式,以法人注册,如贝壳社。

  运作方式多样化。主要以互联网为平台,线上线下两头并举的方式进行运作。此外,还引入社会资本,或依托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围绕某个产业,专门打造专业服务型的众创空间,如阿里百川项目基地、互联网金融大厦等。

  浙江众创空间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界线模糊。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竭力推出孵化器或创业园区。但是,无论是传统孵化器,还是众创空间,都不能由政府包打天下,必须厘清众创空间发展中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从当下的发展来看,有些地方政府在启动众创空间中,不乏有视之为政府行为的情形,当然在众创空间的发展初期,强调政府的作用尚可理解,但真正让众创空间走向“双创”的汪洋大海,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

  传统孵化器、众创空间关系模糊。因为众创空间比较时髦,不少地方就忙着给传统孵化器“改名”,匆忙套上众创空间的外衣。相比传统孵化器的政府包打天下,众创空间则更强调以社会力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种体现。众创空间发展对市场经济发展是否成熟、创新资源是否密集、互联网力量是否雄厚等要素要求较高。而那些市场化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地方,传统孵化器对经济的驱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脸谱化”倾向明显。因为地域、产业、环境的不同,创业者需要的创客空间和服务也不同。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孵化投资如何结合,采取何种模式,都需要因地制宜。“车库咖啡”可不可以四处开花?“柴火空间”能不能四海皆准?现在冠以创业名目的咖啡馆,已经成为不少城市的“主打牌”,但这些无人气、无产业、无资源的“三无”咖啡馆能开多久? “脸谱化”、 忽视创业者需求的众创空间,不可能持久生存。

  加快推进我省众创

  空间发展的对策

  如何提升众创空间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培育并吸引具有专业能力的运营机构,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促进众创空间的国际化发展,是加快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创业生态最优省份的重要途径。

  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实现创新驱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与开发是根本。放眼全球,创业成功率最高的人群就是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经过多年实践历练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辞职创业的外创业,更要支持组织内部创业的内创业。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发挥科研设施、专业团队、技术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通过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增加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众创空间中去。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在抓好大学生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和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凭知识、能力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效农业等领域自主创业;鼓励和支持高校创业学院建设,让有创业精神的学生有较好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力,鼓励他们进入大学生创业园等载体进行创业孵化,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实践和实战的有机结合,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建立惠企政策动态调整制度,定期开展惠企政策梳理工作,盘活已有创新创业政策存量。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制定普惠性、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支持重点放在营造创业环境,以及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方面。加大推广应用“创新券”“创业活动券”,采取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形式,采取一站式窗口办理、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降低制度性成本。遵循高科技创新创业规律,鼓励将闲置厂房、仓库等改造为“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向众创空间流动。资金是困扰创业者的主要难题。解决资金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需要市场投资人的慧眼识珠和风险资本的强力助推,也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要创新机制,完善创业投资体系,探索引导基金、投资补助、风险补偿、费用补助、资本金注入等多种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向众创空间倾斜。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加大对风险投资的培育力度,研究落实对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投向“双创”活动的优惠政策,适当扩大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投企业范围,逐步放宽创投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鼓励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其他行业的优势资源与众创空间合作,吸引更多优质的投资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创业融资服务。

  【作者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拓展众创空间 优化创业生态 2016-04-19 浙江日报2016-04-1900012;1249406 2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