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
3月主要数据普遍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筑底企稳的迹象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春日暖风中,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一季度经济增速等多项数据为中国经济增添暖色。
阶段性筑底
企稳迹象显现
经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较去年四季度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换挡,自2010年开始已持续25个季度调整,但整体稳定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增速放缓符合增长阶段变化的内在逻辑,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前5年的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过程相对缓和,经济转型已实质性启动。
从生产、需求到市场表现,从实物量到预期性指标,3月主要数据普遍改善:工业增速加快,用电量、全社会货运量提高,消费、投资稳中有升,出口增速由负转正,PPI环比两年多来首次上涨,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筑底企稳的迹象。”盛来运说,3月份优于预期的积极变化,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前期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不断发力,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了相关投资和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改善了经济供求平衡与市场预期。
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去年以来,国家出台措施努力推动形成有效合理投资,截至2月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累计完成投资54609亿元,为一季度投资增速小幅回升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这些投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投资,既扩大了当期需求,也对未来供给侧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他认为,3月份数据反弹背后,也有企业周期性补充库存、国际贸易回暖等短期因素。
新经济之火加速点燃
新动能加速积聚
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新经济之火正加速点燃,新动能加速积聚,逐步支撑起中国经济天平的另一端。
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0%和9.2%;在前几年高增长基础上,网上零售额增长27.8%;每天新增企业主体超1万家,市场活力激荡;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80%以上增速,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
正是考虑到中国近期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及国内稳健的消费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并指出,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溢出效应对自身及世界都有益处。
增速换挡的同时,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也大幅高于第二产业;从需求结构看,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超过六成;从区域发展看,中西部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均快于东部……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换了一挡’,经济转型‘升了一级’,动能转换‘进了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日前在评价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时说。
努力巩固
企稳向好积极变化
中国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转型,面临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从国际看,今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修复期,新的增长动能尚未确立,复苏将依然疲弱乏力。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多重挑战交织。盛来运坦承,目前实体经济总体比较困难,一些产能过剩严重的传统行业处在艰难调整期。
专家认为,巩固一季度经济的积极变化,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有效需求,积极释放政策红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要寓改革于各种宏观政策之中,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价格和市场扭曲,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在更高水平上重构平衡。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说,中国新产业正以非常规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尚无法对冲传统产业下行压力,因此需要通过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稳住经济运行,为新产业成长争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说,打造中国经济新动能,要依靠各项改革加快落地,关键是政府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环境和土壤。
盛来运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换挡成功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现阶段潜在增长率附近波动,呈现L形走势。从短期看,因受外界因素干扰,经济走势有可能是阶段性的U形或W形。从基本面分析,中国经济具有保持较长时间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国际组织上调
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不少机构近期上调了对我国2016年全年GDP增幅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5%;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指出,近期中国经济显现乐观信号,其中以制造业回暖尤为突出,预期经济增长动力将改善,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期从6.6%上调至6.7%;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表示,将2016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8%上调至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