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一湖秀水 富一方百姓
淳安党员干部助力农民走上绿色致富路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徐小晟
一名山区农民的自述——我是怎么当上老板的
自述者:李朝正,淳安县姜家镇双溪村人,蔬果超市老板。
我做了快40年的农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老板。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我的老家在淳安县姜家镇双溪村,离县城近40公里。我平时就在家打打零工、卖卖蔬菜。
一天,我们村的党总支书记汪红球和村委会副主任汪红勇找上我,让我开一家蔬菜超市,说是村里要趁着县里发展绿道经济的东风,开发旅游业,让城里人来村里买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千岛湖的名气大,很多人去那里旅游,双溪村有山有水风光好,却没什么人来。虽然这几年,县里环湖建了绿道,很多骑行爱好者来这里骑车,但是绿道离村里还有10公里,距离太远,我们很难赚钱。所以当时我摇摇头说,不行。
汪书记那天没有多说什么,但之后每隔几天就会来我家里坐坐,顺便讲讲村里未来的发展思路。听着听着,我感觉村里的旅游业有可能搞得起来。“开个超市要多少钱?”我试探着问了一句。汪书记说:“不多,7万元就可以。你不用担心钱,我们会帮你去贷款。”
“贷款利息太高了,不行不行。”我马上回绝了,还没赚到钱,就要付利息,万一赚的还没利息多呢?
过了几天,汪书记和汪副主任分别拿了3万元和2万元的钱给我,说免费借给我开超市,还将店铺租金降到了每年3000元。我拿着钱,心里一股暖流涌上,“行!我一定要把这个超市开起来。”
我永远都记得签合同那天的心情。7万元的投入不是个小数目,我上有老,下有小,万一亏了,这些血汗钱就打水漂了啊!我在村委会门口进出了3次,最后鼓起勇气走进汪书记办公室。我说起自己的担忧,汪书记给我倒上水、点上烟,耐心地替我分析了一个多小时。签完合同,我才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汗。“你放心,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们。”汪书记拍拍我的肩膀说。
之后真的没少麻烦他们。跑杭州、义乌看了好几家货架的价钱,都要五六千元,我迟迟不敢下手。村干部听说了,马上帮我在网上下单,才花了2500元。我不知道该怎么装饰超市,村干部又从网上淘来塑料绿藤、画有大拇指的宣传版,帮着一起布置……
终于等到要开业了!收拾货架、摆放蔬菜,我们夫妻俩忙忙碌碌,一直到凌晨4时。全部整理完毕,我们坐在门口休息,老婆问我,万一等会儿开门,没有生意怎么办。我笑着说,不会的——其实啊,我心里也没底,只能一支接一支抽烟。
早上7时,开门鞭炮响起,一个,两个,三个……来超市买菜的村民、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手忙脚乱,连饭都顾不上吃,心里却乐开了花。一天很快过去了,晚上,我们算了算账,当天竟然有8000元营业额!
过了几天,汪书记和汪副主任又来找我商量,说能不能让村里的农户把菜放在超市卖。我马上就答应了,村民家里菜种多了,要么扔掉,要么喂猪,造成浪费,放在我这里,他们可以赚钱,也解决了我进货的烦恼。现在,已经有50多个农户成为我的“供应商”了呢。
眼看着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我再也不担心收不回成本了,每天睡着都能笑出声来。我还想继续扩大超市的规模,让更多的城里人吃上我们的绿色蔬菜。
【一年成绩单】
打造绿道经济金名片
近年来,淳安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但由于结构不平衡,绝大部分游客仍然集中在中心湖区和城区。2015年初,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将绿道经济进行到底,推动千岛湖旅游从湖区观光游向全域式旅游转型。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品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推进服务点(驿站)、乡村旅游景点、休闲农业园、乡村精品酒店、民宿民居、运载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带动沿线10个乡镇130个村10余万人致富增收,使千岛湖绿道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努力打造成淳安的又一张“金名片”。
2015年,淳安乡村旅游接待4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4%和26.97%,其中骑行游客75万人,同比增长134%,带动经济总收入超3.2亿元。在旅游业的强劲带动下,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批观光休闲农林项目投入使用,多条水果精品带推进建设,带动10余万农户就业致富。2015年,绿道沿线共引进驿站、综合营地、休闲园区、精品酒店、民宿民居等项目32个,总投资额达14.38亿元;新增运动产品装备制造企业8家、工业旅游项目10个;新增农家乐110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带动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
【县委书记如是说】
秀水富民更幸福
淳安县委书记朱党其:护一湖秀水、富一方百姓,是淳安最大的政治担当。要处理好“秀水”与“富民”之间的关系,水秀了、人富了,这才是我们的目标。“秀水富民”的方向就是要让环境更好更美,让老百姓更富裕更幸福。
我们要让秀美山川变成造福百姓的“摇钱树”。今后淳安将继续以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手工业加工基地、生态农产品基地“五个基地”建设为抓手,因村制宜推动美与富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推动农村由“最美”向“最富”转变,由“美丽乡村”建设向“富丽乡村”建设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