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睦剧不暮
重整旗鼓

  从知晓睦剧,了解睦剧,再到理解睦剧,数日的采访,却让笔者如同亲历了一个世纪。在淳安睦剧团与数位老艺术家相谈甚欢,得知他们的成长与衰老,睦剧的兴盛与衰落。终于明白,面对复兴睦剧这件事,他们心中的困顿与义不容辞该如何诠释——“即便老矣,也要为睦剧的传承出一份力,尽一份心”。重整旗鼓,他们很迫切。

  然而反观现实,睦剧的现状并不讨人欢喜。在娱乐产业如此发达的当下,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早不是什么稀罕事。我们习惯于躺在家中坐享其成,享受着因数字文化产业带来的红利。但睦剧呢?这样一种用淳安方言呈现的传统戏曲,在睦剧缺失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中,早已失去了某种亲密的文化认同感。它的观众究竟还有多少?大大的问号背后是一声叹息。

  本就是一只脚踏进了博物馆,却又因种种原因被请了出来。沉睡许久的“老者”突然“穿越”到了全新时代,试想,吾家“爷爷”只会用毛笔写楷书,却立马要他敲起键盘来,会是多么窘迫和手足无措。

  该如何实现这历史的逆转?用传统的眼光看待睦剧,眼光免不了要被睦剧的传统裹挟不前。要想恢复到万人空巷的睦剧时期,短期内是不怎么可能了,因为那时的繁荣是建立在物质资源匮乏、娱乐活动匮乏的前提之下。唯一的办法,是给“爷爷”请位与时俱进的“教书先生”,让他尽快重新定位时代的坐标。淳安的做法也许是个不错的尝试。淳安把专业睦剧团的组建与运营,交给了善于经营的旅游集团,其目的显而易见——先让睦剧生存下来。我们不需要一击即中,但至少可以在摸索中成长。

  淳安有着像千岛湖这样的旅游金名片,就不难再有像睦剧这样的文化金名片。稀有剧种是地方文化的结晶,睦剧正因其稀有才更显珍贵。游客“在路上”最爱寻找平时不得见的新物。回想自己旅游时,也是如此,总爱跑去那些最是独特的地方,吃当地才有的美食,品当地才有的文化。“以旅游为载体,以睦剧为灵魂,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睦剧,正是我们的策略。”张富根说,“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15年,淳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1.89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01.1亿元。淳安千岛湖旅游集团拥有着千岛湖景区的核心资源,一年演出近千场。按照张富根的设想,睦剧将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前提下,以普通话代替地方方言,以浓缩后“小戏”的形式,登上淳安旅游业的舞台。若睦剧能依托千岛湖1078个岛屿,探索出一套常态化的演出矩阵,不仅能为淳安的旅游经济做加法,更能为淳安增添一抹厚重的人文气息。睦剧不暮,前途无量。现在正是淳安睦剧以崭新姿态返场的好时机。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文志 00019 睦剧不暮
重整旗鼓
2016-04-15 1040796 2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