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峰会纵论IP发展之路
文创产业,得IP者得天下
记者 李月红
本报杭州4月13日讯 (记者 李月红) 不是你不明白,是世界变幻太快——“电台怒汉”万峰要上真人秀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要拍影视剧了、玩家上瘾的游戏《凡人修仙传》开放众创、众筹、众制作电视剧了……它们是“网红”,它们叫IP。13日,在2016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网络文学峰会“网络文学与泛娱乐IP”分论坛上,网络作家与来自影视业、互联网、传统出版等业内专家进行了青春且热烈的跨界对话,网络文学、粉丝经济、二次元……正在一个总市值约4400亿元的数字阅读产业平台上不断前进。其商业依托,正是数字阅读的IP之路。
一个最新的观点是,IP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角色或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只要它有大量的粉丝存在,就存在IP开发的价值。”
但就目前来说,网络文学依然是优质IP的最大来源,持续为下游产业输血。来自咪咕数媒的统计,网络文学通过向5.9亿用户推送,可以获得50亿元出版规模,数字音乐97.6亿元,演艺市场434.32亿元,电视剧108亿元,网络游戏1324亿元等,由此构建起一个打通文学、游戏、动漫、影视等多种文创业态领域的互动娱乐新生态——“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泛娱乐产业”。
具体而言,一个令大众喜欢的事物是这样走上IP之路的:通过点击、收藏、订阅、推荐、打赏的方式,向核心用户群开放。当然,这个群分付费用户和泛用户,前者直接实现变现,后者则实现海量营销。相比之下,他们会更看重后者,通过海量内容精准定位,形成IP分级,利用IP先天适合的衍生改变属性对IP进行分类。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感受:海量签约内容、天价购买版权以及少数派付费用户,如何算这笔看似亏本的商业账?在阅文集团副总裁、榕树下董事长汪海英看来,数字阅读行业天生自带吸粉属性,通过海量传播节省了产品运营和推广成本,提升了用户导入量。“以文学IP为中心汇聚而成的用户群或者粉丝群,成为从线上到线下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原生力量,通过粉丝的引流,形成整个粉丝经济的商业生态。”
这样的商业逻辑得到了赞同。在现场,“乐视影视互联”公布了一张该公司IP商业版图:影视动漫、文学音乐只是原始的阅读文本,通过多种终端推送,不同类型的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完成阅读,最终实现为海量用户提供诸如服装定制、在线购物、音乐比赛等生活服务。打个比方,一家三口正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电台正好在播放一部广播剧,受到许多孩子的喜欢,围绕广播剧开发一个生日派对的商业项目,这就是“内容服务生活”。
另一个共识是,IP的未来在“二次元”。13日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新类型内容“二次元”是90后、95后的主流文化,2015年整体二次元用户已达2.19亿,基于二次元的漫画、小说和版权衍生将成为各大平台的下一个角力点。
在现场, “二次元”频频被提及:它的关键词是宅基腐、同人创作、吐槽文化、颠覆性人设等。它重视“轻”,轻小说、微电影、轻度手游等。它们的内容多短小,但元素多样、轻快明朗、图文并茂。它们不赚钱,但为下阶段开发变现储备粉丝资源。
为此,掌阅科技在国内推出首个“iciyuan轻小说”文学网站;“明星式包装”“微电影”“轻度手游”也被列入咪咕数媒IP战略规划中。而对“轻”的追求,往往意味着更精致的合作,网络作家“白饭如霜”坦陈,按照现在的IP开发模式,让大神转型是不可能的,需要精诚团队以项目制运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如美剧编剧罗伯特·麦基所说的那样:“故事赐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机会:去体验我们自己生活以外的生活,置身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和时代,去追求、去感受我们生存状态的各种不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