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倡廉

台州农村作风大巡查——

“拍蝇捉蚊”,一只都不放过

  核心提示:基层工作做得怎么样,基层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我省也多次通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何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起社会关注。

  天台县洪畴镇东新联村党支部书记戴均镯两次接受村污水处理工程承包方宴请,并存在私自使用、截留村集体资金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日前,台州市纪委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戴均镯的违纪案例赫然在列,这也是台州市纪委在农村基层大巡查时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例。

  据了解,台州有4646多个行政村,从全省来看行政村数、农村党员数比例较高。正是由于有这个前提,台州农村涉纪信访数量相比其他市地也多,化解和防范的压力也大。近年来,全市涉纪信访量在高位运行,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侵占资金、侵占资源、挪用资金、虚报冒领、工程串通招投标、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等领域。特别是围绕重大项目的政策处理,村级腐败已成为腐败问题的高发区。这些涉纪信访问题不但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台州市纪委开展调研,决定从化解农村涉纪信访问题入手,组织开展农村作风大巡查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从中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层层巡查

  强力“拍蝇”不手软

  比起“大老虎”,基层“微腐败”就像“小苍蝇”、“花蚊子”,看似不起眼,但它们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无从下手。如何“拍蝇捉蚊”,还群众一个清净?2015年,台州市启动了“农村涉纪信访化解年”活动和农村作风巡查工作,从信访问题入手找“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巡查。

  “化解农村涉纪信访问题,正好可以与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结合。”台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群众的信访举报是发现问题线索的来源之一。

  去年开始,通过对尚未息信息访的信访举报问题进行全面大起底,台州市纪委共划出了230个“重点”,即30个涉纪信访重点镇、100个涉纪信访重点村和100个涉纪重点个案。

  划好“重点”,再找“落点”。通过接受举报、听取汇报、民主测评、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账册资料等方式,台州9个县市区纪委牵头协调公安、检察、农业、财政等相关单位,对重点镇和重点村进行巡查,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登记、调查,并逐一进行反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针对排查确定的重点村和重点个案,实行挂牌督办销案,并考核验收,限期解决。

  去年4月,温岭市开展农村基层巡查工作。3支市级巡查组、16支镇级巡查组,从8个方面对村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全面“廉洁体检”。

  半年多时间,温岭共巡查109个村,查处农村党员干部246人,给予党纪处分22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5人。今年,温岭市级巡查组增加至5支,市级巡查组巡查要求不少于50个村,镇级巡查组巡查要求不少于120个村。

  去年以来,由于巡查工作能有效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找得到群众关心的“痒点”和“痛点”,巡查组所到之处,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热烈“追捧”。

  去年9月初,温岭市农村基层第三巡查组进驻城东街道。“第一天,城东街道紫皋村就有20多人来巡查组反映情况,大家一口气反映了10来个问题。”巡查组组长汪军华说,开展农村基层巡查以来,这种场面并不少见。

  “多亏有了巡查组,帮我们追回了损失。”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村党支部书记郑明才高兴地说。去年7月,巡查组在后洋郑村巡查时,挖出了一件7年来悬置未决的旧事。2008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郑某在委托某企业办理村集体土地开发手续未成功的情况下,未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擅自同意向企业支付在委托办理过程中产生的土地指标费及利息等开支,最后合作未成,资金也未及时要回。直到巡查组介入调查后,这笔49万元村集体资金才失而复得,郑某也受到了党纪立案调查处理。

  对于违纪涉案的农村党员干部来说,农村基层大巡查就像扑面而来的一张大网。为了减少“漏网之鱼”,台州纪委积极推动多部门协同办案。

  温岭成立的农村基层巡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来自12个单位的负责人组成;椒江区在处理大的案件时,由区纪委牵头召集公检法及审计、农经、国土等相关单位一起进行现场集体会诊和剖析,有针对性地挖掘“问题清单”,逐项排查;黄岩区纪委牵头联合公安、检察、财经、审计、农林等单位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抽调信访、农经、财政、审计等单位3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接访组和清账组,分批进驻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双头并进受理群众的信访举报;仙居县纪委推行“四网五化”工作体系,其中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党风廉政工作室,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到农经、综治、信访、计生等职能部门,形成“大协作”格局,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协作;三门县深入开展以基层巡查工作为重点的“清风行动”,在对县级部门巡查的基础上,将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重点村,2015年共对3个乡镇和11个行政村开展了首轮巡查,巡查中共发现问题80个,其中作为案件线索移送到有关单位进一步调查的27个,党政纪处分7人,责令被巡查单位落实整改问题53个。

  包案到人

  责任倒查不留情

  不久前,温岭市纪委一则关于村干部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及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的通报,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箬横镇田后村曾是个顶着荣誉光环的先进村,曾获得“全国优秀红旗团支部”、“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

  谁知,就是这么一个村,光环之下却是“蚁贪成群”。去年5月,温岭市巡查组入村巡查时,群众信访举报不断,反映该村干部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村集体资产、滥发奖金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巡查组调查发现,这个村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2011年至2013年,村干部存在违规支付餐费、香烟,违规发包工程,用村集体资金公款旅游等问题,使得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

  去年8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朱再春、村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朱国兵等5名村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留党察看两年等处分,相关人员向村集体退赔有关费用。

  拍了“苍蝇”,还要抓“牛鼻子”。处理当事人后,温岭市纪委启动了责任倒查机制,箬横镇党委、政府因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被责令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进行整改,对党委书记、镇长进行了约谈,对联系管理区的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农经的副镇长、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等10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等处理。

  去年以来,台州类似的责任倒查案例还有不少。

  椒江区章安街道塘里村党支部原书记何广来,多次组织原村两委成员赴澳门、广东等地参加何氏宗亲会,并将入会费等费用以旅游费形式在村里报销,被立案查处,村监会原主任何广法因监管失职被立案查处。路桥区蓬街镇蓬东村组织党员到嘉兴市南湖接受党史教育考察,借机到奉化旅游,后又组织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以考察新农村建设名义到厦门旅游,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洋友、村委会主任王妙友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玉环县大麦屿街道普南村村委会原主任罗天勇侵占普南村集体资金,被开除党籍。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通过‘一案双查’,切实把压力传到最末端,确保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落到实处。”台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农村基层大巡查中,台州市纪委实施农村涉纪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对没有履行主体责任的党组织和没有履行监督责任的村监会进行问责,对办理信访问题不力的乡镇党委、纪委履行责任情况实行倒查,打通落实“两个责任”的“最后一公里”。

  要追责,先得明确责任。如果说责任倒查制度像一条“牵牛绳”,那么责任包干机制就是固定牛绳的“牛鼻环”,两者合力才能牢牢揪住“牛鼻子”。

  台州市纪委规定,对排查出来的重点镇、重点村、重点个案,明确包案领导、承办人员和办结时限。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清晰,不留死角,按照信访方式、信访时间、信访人、被反映人、问题摘要、责任单位、包案领导、包案责任人、以往处理情况和化解时限等要素建立台账,及时上报台州市纪委。排查出的信访重点村和重点个案,采取挂牌销号的办法,确保做到调查一次,化解一件,息访一起。

  惩防结合

  警钟长鸣不松劲

  3个月前,一场特殊的庭审在温岭市法院开庭。这里正在审理一起村干部职务侵占案件,旁听席上,由温岭市纪委组织、来自全市各地的80多名村干部一脸严肃,正在仔细聆听法官的判决。

  2012年,时任温岭市新河镇楼岙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廖某和村支部书记林某在村溪坑改造中,利用职务便利,合伙侵吞了集体资金6万余元。最终,法庭判决以职务侵占罪追究两人的刑事责任。“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比一般教育手段更让人警醒。”一名村干部听后感慨地说。

  “亭旁镇葫芦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岳列、村会计杨先土违反廉洁纪律受党纪处分。2012年,杨岳烈、杨先土通过虚列水库修理小工费、虚开招待费发票等形式,违规套取村集体资金共计9680元用于村招待费等开支。亭旁镇纪委于2015年11月3日分别给予杨岳列、杨先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月25日下午,三门县全体乡科级干部,部门、乡镇中层干部和村干部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去年6月以来,三门县纪委推出“每周一案”农村违纪案件廉政短信,对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开展警示教育,目前已经发出了40多期。

  杜绝腐败的源头活水,关键在于预防。台州市通过教育引导、通报警示、典型分析、制度防范等举措,探索构建农村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

  近年来,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及时通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查处情况,密集、持续地为村干部打预防针。去年来已经点名通报曝光457人,仅温岭市纪委通过短信平台发布农村党员违纪信息就达96万条,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如今,台州市纪委官方网站“台州清风网”已成为案件曝光的一个常规渠道。两年来,光“四风”曝光台栏目就发布了73条案件通报,共涉及台州360多件典型案例。黄岩区还建立了“清风茶室”制度,在村一级逐步试行“清风茶室”,对反映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请喝茶、谈问题的方式进行提醒警示。

  台州市纪委还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活动,做好查办案件的后文,比如将查处的典型案例编成警示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不定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廉政课堂宣讲,组织村干部旁听庭审等,以更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利用身边这些典型案例,警示提醒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查案震慑作用。

  开展“深化农村涉纪信访化解年”活动以来,台州市纪委建立了农村涉纪信访问题排查发现机制、部门联动查处机制、重点个案挂牌督办机制、责任化解责任包干机制、案件倒查机制、“村官腐败”警示通报机制等六大机制,基层反腐成效明显。

  从2015年到今年3月底,共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立案1291件,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78人,村委会主任92人,村监会主任39人;共处分党员1315人次,移送公检法处理558人次,大大修复了农村的政治生态。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倡廉 00018 “拍蝇捉蚊”,一只都不放过 2016-04-14 浙江日报2016-04-1400007;1038285 2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