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这一刻,满城尽忆汤公情
记者 李月红 雷晓云 县委报道组 肖靓
4月8日至10日,2016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遂昌举行。从400多年前的辞官三送,到近年来建第一座纪念馆,争取国际学术会议落址,传播汤学走向海外……发轫于民间的汤公“浙里情”从未停歇,此次规模更是达到最高潮。
连日来,5000余名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汤公遗爱满平昌”踩街活动,沸腾了整个县城。乡亲们说,第一次见识了县城“万人空巷”的场景。
已连续举办数届的汤显祖国际学术论坛也传来一系列好消息:遂昌与伦敦大学合作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已扩大为中英大型交流与合作项目;今年学术大会55位发言人中,35位为青年学者,学术研究得到传承。
“汤显祖不仅是一位戏曲大家,更是一位治世大家。”4月10日,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元江向记者透露了一项最新学术成果。得益于遂昌对汤学研究的长期支持,其孤本著作《书经讲义》最近被发现,首次解开了史料记载人们对汤显祖敬仰到“户履常满至廨舍隘不能容”的学术悬案。“这是近20年汤学研究最大的突破,论文将于下月发表。”
遂昌正在改写汤显祖研究的当代传承,其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县委书记杜兴林说:“从政府引导传承,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小县城对中华传统文化大担当的情怀。”
感恩:融入遂昌山水间
“县长世山,邀四方佳宾,率全县士民,藉地淤溪,列鲜花雅乐,备五谷三牲,置清酒八佾,行劝农之仪……”
4月10日,在石练镇淤溪村,一场地方官劝农人勤作农事的仪式在这里举行。“班春”令下,春牛出栏,鼓乐起。农人们带着花和酒,牵着牛走向田间地头,“开春啰!”
一年农事始于此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春劝农”仪式根据《牡丹亭》相关场景记载及相关史志复原。从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每年春天遂昌鼓励农人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这里,流淌400年的汤公遗风有很多。遗爱祠仍在——门墙留存,上有“遗爱祠”额书,已被列入文保单位;汤公像仍在——为清道光年间江都陈作霖所临摹珍本,俞平伯收藏,且为目前唯一存世画像;石练十番仍在——人们依然采用汤公当年传授的工尺谱来演奏,唱的曲牌依然是“玉茗堂四梦”。
“汤公泽被遂昌,遂昌感恩汤公,世代缅怀。”在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缅怀仪式上,杜兴林诵读的祭文,道出了这种遗风源于感恩。如今,它定格在汤显祖纪念馆、戏曲公园、汤公园、牡丹亭路、汤公大道……如果说汤显祖对遂昌的深情,早已写在他的200多首诗歌、尺牍、题词、碑记中;而今时今日,这份流淌400年的汤公情,则演化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和自觉,融入了遂昌的山水间。
讲述:勾勒当代生命力
穿行在本届汤显祖文化节系列活动中,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是,遂昌县正在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为汤公文化注入当代生命力。
三仁乡石板桥村,汤显祖戏曲小镇在这里正式动工。小镇的目标是投资30亿元,通过“一梦、一曲、一情,一山一水一泉”为主要项目载体,打造“戏曲+爱情”文化旅游综合体。村民们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情。
它讲述发展——自2006年遂昌制定出台《遂昌县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到现在2.0版《汤显祖文化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引导汤公文化在这座县城挖掘、传承,并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街头巷尾,杜丽娘和柳梦梅挥舞水袖;竹马表演者手持缰绳甩动马头,昂首阔步;彩车上,“汤显祖”等结伴赴会,共赏仙县美景……一幕幕如《清明上河图》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全部出自民间创意。
它讲述生命力——根植乡间柴扉,根植少年心间,遂昌县构建起覆盖城乡村校、老中青少的传承体系和传承队伍,如今人数已接近3000人。
平昌广场上,雨仍在下,一场世界华人昆曲曲友会正在举行,77位曲友来自南京、台北、苏州、合肥等地。84岁的老人毛菊景撑着伞坐在台前,仔细欣赏着台上的表演。北京陶然昆曲学社贺雁红唱完一曲《牡丹亭·惊梦》片段,仍沉浸在兴奋中,她说:“没想到遂昌这么一个小山城,文化底蕴竟如此深厚。”
它讲述分享——汤显祖是遂昌的,1984年成立汤显祖研究会,1995年国内第一个汤显祖纪念馆建起;汤显祖是中国的,2000年,遂昌在全国率先扶持汤显祖文化研究,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学术研究、对外交流,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落户于此,创办国内第一个专题学术刊物《汤显祖研究通讯》;汤显祖是世界的,2010年起,遂昌与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福德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持续推动汤公文化走出去。
期待:主动作为应加速
“汤学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也值得我们深思,汤学传播要加大主动力度。”在两天的学术论坛上,中外汤学专家提出了一个新命题。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及文化学院副院长暨欧洲汉学学会秘书长陈靝沅带来国际汤学最近进展:遂昌与伦敦大学合作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已扩大为中英大型交流与合作项目;4月12日,伦敦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举行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文化巨匠的集体纪念;最新学术著作《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入选有百年历史的阿登莎士比亚系列丛书。
国际汤学的热度正在超乎我们的想象。采访中,邹元江教授介绍说,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正在制订“中国戏剧经典翻译计划”,组织中英两国学者推出汤显祖经典创作全新英文译本。在踩街现场记者碰到外国友人、美国好莱坞编剧班尼特·科恩,他说,美国缺少像汤显祖这样的戏剧大师,他希望自己能够用改编的方式把《牡丹亭》带给美国观众。
“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要更主动更积极。”邹元江教授呼吁,戏曲文化是一种高门槛、高浓缩的传统文化,对戏曲文化的推广需要制订长期整体规划,给予扶持资金。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要让每一代青少年都熟知,我们曾有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要知道,莎士比亚从成为世界最受欢迎以及认同度最高的作家,只用了100多年。作为东西方同时代文豪,汤显祖如何被更多人知晓,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副会长菲丽帕·罗林森也提供了一些经验建议。比如,全球有近90种不同的语言翻译了莎士比亚作品;在莎翁故乡小镇,雇佣200多名工作人员看护他的居所,照顾他在故乡的后世家族;收藏超过100万份文件、5万多本书籍、一万多件物品,且免费开放。她说:“两位文豪的作品对于全人类都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需要通过共享文化遗产来彼此了解。”
(本报遂昌4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