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建议提案集中交办,百家承办单位来领任务了——
良言,如何变良策
本报记者 吕玥
每年省两会后,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往何处去?如何让改善百姓生活的建议落到实处?代表委员好声音能否妥善处理,是衡量两会成效的关键。
4月6日,我省召开2016年省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90多家省直属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以及各市政府办公室(厅)分管负责人齐聚一堂,总结回顾2015年建议、提案办理情况,部署2016年办理工作。
至此,我省代表委员在省两会期间提交的1748件建议、提案,正式进入办理阶段。
多次细分:
每件建议提案都交办对口
“早在省两会召开期间,我们就已经驻会并开始承接相关建议和提案了。”在交办会现场,省发改委经办人员杨剑波告诉记者,每年的交办会上,省发改委几乎都是承办大户,因此许多工作也都做在前面。
“今年我们主办和会办的建议提案共有370余件,主要有特色小镇打造、‘十三五’规划布局、铁路建设、产业集聚区深化、新能源汽车发展、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审批制度改革、政策性保险拓展等。”杨剑波表示,看到这么多建议提案,一方面说明代表委员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省两会议案建议组、提案组对收到的建议、提案进行了分办,并召集部分单位确认。省两会结束后,通过网上办理系统进行了预交办,各承办单位都及时清点、核对、签收。不过,需要调整协商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在这次交办会之前,还有一次预交办会,不同厅局的工作人员有时会因一件建议或提案讨论许久,最终确定这到底是“谁家的孩子”。还有些实在争议较大、难以确定承办单位的,由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疑难件协调小组最后裁定。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一份建议和提案的交办都有始有终。”一位承办单位工作人员表示,能不能通过这样的“多次细分”将建议提案准确交由相应承办单位办理,直接关系到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能否办理到位,产生实效。
明确流程:
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交办会结束了,但办理工作才刚开始。
在交办会上,去年由省发改委主办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专题提案,被评为26件2015年度建议提案的优秀承办件之一。
“建议、提案有严格的办理机制,并在提出人与承办单位间构建严密的联系沟通机制,覆盖办理的全过程,重点建议、提案尤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通常,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可分为推荐、领办、成立办理工作小组、制订办理方案、调研、沟通、省领导办理工作座谈会、答复、落实等阶段,细分的程序多达10余道,一般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启动,为期半年以内,而一般建议提案则需要3个月。
据杨剑波介绍,“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专题提案被领办后,省发改委作为主办单位,专门成立了由9家主办、会办单位和地市负责人组成的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市、县实地调研。期间,主办单位积极与会办单位、提案人沟通,听取意见。形成初步办理意见后,又采取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提案人,并由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带队与提案人面商。
据省政协提案委负责人透露,在去年一份重点提案的办理中,主办单位仅提交给省政协的答复意见稿,就先后更换了4稿。省人大代表张丹清楚地记得,她的一份建议办理,“仅省卫计委就和我沟通了七八次,答复意见也修改了3次。”
反复沟通、协商使得建议提案的答复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许多建议就是这样经过不断打磨,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推动工作:
民意所盼落地成真
办理不仅仅是为了答复,关键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去年我们总共承接了141件建议提案,其中51件涉及养老问题,因此我们把办好这方面的建议提案作为我们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民政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多位代表委员在建议、提案中提到,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建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容易,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副处长贾纪刚告诉记者,以建设护理型床位为例,去年的一项工作就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虽然省一级财政对民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床位有补贴,但因为养老产业初期投入成本大、回收周期长,不少民间资本不愿进入,需要各级政府想办法鼓励动员,狠抓工作落实。
省民政厅在认真办理建议,做好沟通答复之外,更是花大力气推进这项工作。厅里专门为建设护理型床位开设培训班,对基层进行培训指导;去年6月由厅领导带队,分10组前往各地市督查进度、指导工作;去年10月,又开了一次工作推进会;两个月后,厅领导又各自带了10个组深入基层督查……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我省已建设护理型床位2.4万张,大大超过预定目标。
通过建议、提案的认真办理,代表、委员们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正不断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真招,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实招,不断扩大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