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看风俗杰作传千年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丰富的内涵为历朝历代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盘点我国独具特色的清明文学和艺术,可从“一首诗、一出戏、一幅帖、一卷画”管中窥豹。
一首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国数不胜数的诵咏清明诗歌中,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堪称是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既没有用典故,也没有华丽辞藻的《清明》,运用白描手法、以和谐圆满的音节,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美好的乡村清明时节风俗画卷,读后令人充满神往,回味无穷。自从这首诗问世以来,杏花村便成为千古名村,甚至出现了“杏花村在何处”的千年之争。
一出戏:《人面桃花》
演绎唐朝诗人崔护和少女杜宜春在清明偶遇的一段爱情故事《人面桃花》,是一出盛演不衰的清明戏,京剧、评剧、话剧等多个剧种中都有这个剧目。这出戏源于崔护的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盛开,正值清明时节。崔护在这首《题都城南庄》诗中,敏锐地抓住时间和空间的演化与流转,用简洁的28个字,把“桃花依旧、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诗意地表达出来,唤起千千万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一幅帖:《黄州寒食帖》
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官黄州,困居三年。寒食清明之际,天连阴雨,心中充满悒郁、绝望、悲愤、寂寞,提笔写下两首诗并写成一幅长卷。因诗写的是寒食时节,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写法极为特殊,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帖字形各具形态,或大或小,极其随意,似乎毫不用心机,但这正是中国书法的最高意境。诗人的心境也借助笔墨宣泄而出,悲情四溢、起伏跌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一卷画:《清明上河图》
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以完美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和鸟瞰式的手法,生动记录了十二世纪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当时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这幅长达5米多的画卷里,张择端绘有人物800多位,舟船30多艘,各种车、轿子20多辆,大小牲畜近百头,树木170多棵,沿街书场摊贩40多个,房屋建筑130多座,场景纷繁,全部用工笔白描,精勾细勒,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