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文化

杭师大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大学教师任教幼儿园

博士当起“孩子王”

  本报杭州3月31日讯 (记者 纪驭亚) 3月31日9时50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肖二平已经等在了杭州下沙学正幼儿园大班的教室里。10分钟后,她就要给大(6)班的15个孩子上一堂语言课。这是这个有5年教龄、拥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的人生头一遭,也是杭城的幼儿园里首次有大学教师正式挂职上课。

  大学教师为何来幼儿园上课?这是继聘任王崧舟等小学名校长为教授后,杭师大实施教育部部署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新举措。该计划意在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职、特教)协同培养新机制。据杭师大教育学院院长童勇富介绍,接下来杭师大还会将更多的青年教师派至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实践。“把大学年轻教师派到基础教育一线一年,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换位体验,在未来的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上第一堂课前,肖二平已经在大(6)班跟班旁听了一个月语言课,每周至少来3天。“声音很温柔、笑起来甜甜”的她蛮有孩子缘。“因为从本科到博士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我还从没在幼儿园实践过。”肖二平说,虽然常参与学前教育的评课,每年也会带学生来幼儿园实习几个星期,但真要轮到自己上阵,心里还是没底。

  幼儿园的语言课时长半小时左右,以老师讲故事和师生互动为主。按照教学计划,当天肖二平要给孩子们上《鹅太太洗澡》。3张A4的备课纸,肖二平最近几乎每天都揣在包里,有空就拿出来瞅瞅。晚上在家时,她就找自己4岁的女儿先“练练手”。

  最让肖二平紧张的是,孩子们参与热情、思维发散,上课时会控制不住场面。“给大学生上课需要提前充分备课,而给幼儿园孩子上课,更考验的是老师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这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学功力。”

  好在肖二平的“首秀”得到幼儿园园长助理汪老师的肯定。“肖老师故事讲得声情并茂,但在孩子给出答案时,其实很期待老师的反馈,可以引导孩子多思考问题。”

  课后,肖二平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上课时,举例灵感多数来自于自己的女儿。但这学期她在给杭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上《学前儿童心理观察》时,已经把实习时观察到的不少案例用上了。

  在学正幼儿园园长陈福静的计划里,在教学实践后,还会让肖二平去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领域进行实践。

  目前,杭师大教育学院已有3名老师被派至杭城的幼儿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实习。在一年的实习期内,他们原则上在高校的教学工作量每周不超过4课时,在实践学校的时间每周不少于3天,每学期至少听课48节、上课32节。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5 博士当起“孩子王” 2016-04-01 637728 2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