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垃圾美环境
方利军 俞 锐
3月10日,走进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村道洁净,庭院整洁。村支书汪水荣说,看到家门口的环境一天天变好,一些曾搬到城里的村民又回村定居,开始享受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生态福利”了。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衢江区农办副主任余伟明感叹,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态化清运和资源化处理的长效机制,已成为衢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余伟明介绍,一年多前,衢江区272个行政村中,有247个村的生活垃圾未进入市填埋场处理。按照每人每天0.53公斤的垃圾量来算,这些行政村每年产生垃圾7万吨,一些地方曾出现“垃圾围村”的情况。
为彻底解决困局,2015年初,衢江区发起了新一轮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全区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工作。
“户分类、村收集、就地处理”,是衢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的一大特色。莲花镇西山下村、月山村、华垅村是区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试点村,3个村分别建成了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站,并联系村种植大户主动消纳有机垃圾。
“500公斤菜叶菜根、瓜藤烂果送到站里处理,24小时就能发酵成有机肥,而在以前,我们只能将它们堆在池塘边沤肥,污染严重。”西山下村蔬菜种植大户慎爱珍说。
湖仁等行政村则建有太阳能垃圾堆肥房。村里鼓励大家将可堆肥的餐厨垃圾直接用于肥田,还引导村民将可堆肥的生活垃圾投进堆肥房,“加工”成黑褐色的有机肥,用于种菜、种树等。进行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后,村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实现了就地还田消纳。
塑料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则由保洁员送到村头下沉式新型垃圾房内,由衢江区垃圾收集清运BOT模式合作企业——一清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集中清运至垃圾填埋场。
“我们负责全区276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清运工作。”“一清公司”负责人王瑞丰算了一笔账,2015年,他们公司清运了4.5万吨农村生活垃圾,与未实施分类减量前相比,衢江区一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2.5万吨,减少垃圾运输费用3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