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理论

看似“无形”
却“有形”

  春风乍起,但见树上掉落的小花瓣随风起舞,煞是好看。也让我油然想及:这风看似“无形”却“有形”,借了树上落下的花瓣,竟让人清楚观察到风的走向。

  在一般人眼里,风是“无形”之物,人能感觉其存在,却难以把握其形状踪迹。然而,外物的介入,竟令其原形毕露、昭然若揭。突然想及,人之道德不也如风一样看似“无形”的吗?然而,恰恰是借了人之言行举止,才让人们感受到道德的“有形”,以至真切感受到德之高下、心之善恶。

  其实,“无形”的道德总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去表达它的“有形”,并以“有形”为载体去彰显其“无形”的价值。

  如果说,道德的“无形”特点决定了其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征的话,那么,加强“有形”的道德实践,在“有形”的道德实践中提升道德“无形”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不二选择。然而,有些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道德的“无形”特性,恣意践踏道德。比如,不法商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的泛滥;又如,逃避检查乱倒、乱排污染物破坏环境的行径;再如,个别领导干部鲸吞国有资产、大肆受贿的行为……更有甚者,面对老人跌倒,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难怪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面前跌倒了,而我却不愿也不敢伸手去扶你一把。”道德虽是“无形”的,但无不通过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打上深深的印记,上述低下以至恶劣的行为,只能让道德的“无形”价值失分。

  道德的失落是最大的失落,道德的毁灭是最大的毁灭。假如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风气蔓延而得不到有效遏制之时,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会有希望吗?

  道德“无形”的品牌价值,不是喊叫出来的,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出来的。是啊,道德的“无形”价值是靠道德实践积累的,实践有多深其价值就有多高。“水过留迹”、“雁过留声”,积极的生动的有效的道德实践,必能留下“有形”的足迹,积淀起丰厚的“无形”价值,也必能留下道德的可贵“种子”。于是乎,“给爱心一方沃土,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给精神一束阳光,它就能散发馥郁芬芳”的道德传播效应从此生焉!

  尽管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人的道德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更不代表人心的本质。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地上,从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公益使者”、“见义勇为标兵”之时;当在生产生活中确立起道德标杆和价值取向,尤其当身边的好人好事传递和凝聚正能量时,你能不为之欢呼,以至因感动而心动、因心动而行动?

  道德的“无形”与“有形”,是一对孪生姐妹。想起了老子之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的“无形”价值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影响、感染我们每一个人,既拷问我们的道德良心,更鞭策我们在攀登道德实践的高地、高峰上留下“有形”的足迹,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入心,内化为人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和道德力量。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6 看似“无形”
却“有形”
2016-03-25 12838061 2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