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 补齐清淤短板
金华治千条河清万口塘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见习记者 沈超
本报讯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见习记者 沈超) 刚吃完午饭,还没歇上一杯茶的工夫,塘泥清洗员董子顺又穿上连体下水裤,下到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平一村的村口塘里,抱着高压水枪冲洗淤泥。“这两天天气好,争取多干些。”董子顺说。
连日来,趁着天气晴好,金华各地都忙着给河道、池塘清淤。“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金华三年治水计划,前两年目标已如期实现。全市10个市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干流全面消除劣V类,且所有县级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从Ⅲ类提高到Ⅱ类,还连续两年捧回“大禹鼎”。但能否实现可游泳,继续夺得“大禹鼎”,关键是清淤。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可游泳的河,水质要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这两年,金华从源头“控污”,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两万余家,关停搬迁禽养殖场1.4万家,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2803个,垃圾分类减量覆盖145个乡镇;从过程“截污”,实现雨污分流,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169.9公里;从终端“清污”,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9.8万吨;水质逐年变好。尽管如此,如果河床上、池塘里的淤泥不清除,水质就难以保证。
为彻底解决淤泥困扰,金华市委、市政府把清淤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率先启动“三千一万”清淤计划,即在今年底要完成1000条河流、1000公里河道、1万口水塘的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清淤任务。金华市委主要负责人说,“五水共治”要持续发力、深处着力,关键在于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清淤短板。
“先清塘,再清河。塘干净了,汛期才不会有淤泥、垃圾冲到河里。”据介绍,在“三千一万”清淤总战役打响前,金华治污清淤工作一直同步开展,并积累了经验。连最让人为难的淤泥去向,也已摸索出了不同的处理办法。
永康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馏碳化处理生产线,一刻不停地在运转着。它每天要“吃”50吨污泥,“吐”出5吨生物碳。这些生物碳销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止土地沙化,保土保肥,帮助植物生长。对付只有农村生活垃圾、养殖垃圾的村口塘淤泥,义乌、浦江、金东用淤泥堆成了湿地公园、桃花岛;对于危废污泥,就依托兰溪的水泥厂资源,把危废污泥放到水泥窑高温焚烧,残渣融入水泥配料;婺城区则把长湖淤泥转化制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