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生态

随着“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浙江水生态悄然修复——

娃娃鱼 归去来

  本报讯 (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蒋攀 陈传敏) “娃娃鱼,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想不到游到我家来做客了!”谈起不久前和一条娃娃鱼的“偶遇”,绍兴市民吴伟强依然难掩兴奋。

  那天,吴伟强和朋友在绍兴二环西路鉴湖大桥边上的公司里喝茶聊天。晚上9时,突然听到门口传来“哇哇”的叫声,吴伟强还以为是孩子哭,走出去一看,门前的台阶上“坐”着一条样子很怪的鱼。

  “我一眼就认出这是娃娃鱼,大概有1公斤左右重,前后都有两只脚。”吴伟强定了定神,猜想这条娃娃鱼一定是鉴湖里爬出来的。

  上网查了资料,吴伟强知道娃娃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就深夜驱车到兰亭水库取水,将它养在水池里。全家人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吴伟强依依不舍地将娃娃鱼送到了当地渔业部门。

  同一天,绍兴市水政渔业执法局收到了另一条娃娃鱼,是渔民在曹娥江上虞段捕获的,重1.5公斤。3月9日,工作人员将两条娃娃鱼在平水江水库放生。

  无独有偶,3月7日凌晨,衢州柯城区渔民郑伟忠在信安湖桥庵里水域意外捕获一条疑似娃娃鱼的“怪鱼”。柯城区渔政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鉴定,该鱼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随后柯城区渔政监察大队与市渔政处的工作人员一起,将娃娃鱼在黄坛口水库放生。

  2月29日,在宁海,20岁的陕西小伙马亮,晚饭后在黄坛水库龙王塘大转弯处发现一条趴在河边“哭泣”的娃娃鱼,马上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据宁海县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条娃娃鱼长1.05米,重约8公斤,体宽15厘米。这么大的野生娃娃鱼在宁波很罕见。

  作为世界级濒危两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对生存水质的要求极为苛刻,一般只生活在清澈的小溪石涧间。“娃娃鱼可是生态环境活的晴雨表,它的频频现身,表明我省各地自然环境不断优化,一些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省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陈苍松说。

  “娃娃鱼又名大鲵,三四十年前在我省各地都有分布。”陈苍松给记者翻看1990年的《浙江动物志》,记载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淳安、云和、龙泉、庆元等地有大鲵分布。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大鲵迅速消失,只有在偏远山区还有少量分布。

  “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这些年,全省各地掀起‘五水共治’热潮,河流水质不断改善,很多溪流都适合娃娃鱼生存了。”陈苍松说。

  据统计,2015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72.9%,比2010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劣Ⅴ类占6.8%,比2010年减少9.9个百分点。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2 娃娃鱼 归去来 2016-03-21 12835806 2 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