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我去秦山看核电”

——长三角网络媒体走进秦山核电

  区别以往“3·11”公众宣传活动,本次“媒体开放日”中核运行邀请走进秦山核电的媒体全是网络媒体,媒体记者通过参观展厅、领略厂区风貌、参观主控模拟机房、固体废物暂存库,深刻感受中核运行以核电安全文化价值理念和“八大产品”为代表的核心能力。以下摘录部分网络媒体报道,走进我们所不知道的秦山核电。

  新华网浙江频道:

  秦山核电站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

  3月10日,浙江嘉兴秦山核电站二厂模拟机房内,工作人员向来自长三角的网络新闻媒体记者们介绍核电站的日常操作和管理。据介绍,秦山核电站已经安全稳定运行了87堆年,安全发电超3800亿千瓦时,创造并保持了多项核电建设和运行的业绩纪录。

  嘉兴在线:嘉兴的骄傲

  她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核电站,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她是如今拥有9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的中国核电老大;她承载着国人的核电梦,她是嘉兴骄傲,杭州湾畔的辉煌,更是“国之光荣”。这里没有迷雾笼罩,只有一个个“有高度责任心的核电工作者”,只有一个个将“安全”刻在心间的核电人,万家灯火,就是他们的简单心愿。

  中国江苏网:人才集聚创新服务

  八大产品绽放光彩

  去年12月,秦山核电站方家山1号百万核电机组首次大修历时仅56.7天,创造了国内百万核电机组首次换料大修的最短工期纪录。截至2015年底,秦山核电完成了62次大修,近万项技术变更和改进,有着处理压力容器顶盖更换、核辅助焊缝维修等经验和109项专利。此外,秦山核电还走出国门,承担了巴基斯坦核电站调试总包和大修总包、技术服务等。

  秦山核电,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经验,打造出了一支能驾驭多堆型运行和管理等专业领域的人才队伍。2014年初,中核运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及核电“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对外服务作为其中“一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核电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全球共享。

  衢州新闻网:感受核电安全管理的科学严谨和核电高科技的魅力

  进入厂区大门,首先就是安全关。所有人员都需要穿戴好安全帽、防护外套、手套、工作鞋等防护用具,并佩戴上专用的人体表面沾污检测仪。在参观完厂房离开时,经剂量检测合格后方被允许离开。“安全和规范,是我们核电厂永远考虑在第一位的。”随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秦山核电站在福岛核事故后,投入了6.5亿元用于机组的安全整改,除实施海堤加固后,还包括开展防抗极端自然灾害系统评估和严重事故管理、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改进安全壳过滤排气系统等。

  中国宁波网:核安全文化建设

  渗透到秦山核电每个角落

  于传松是中核运行秦三厂1号机组2值的主值班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已经干了16年,他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便是对重水堆核电厂房的巡检。所谓巡检,是通过早中晚三班、每班两次,对机组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

  据于传松介绍,巡检有固定的线路,明文规定要检查的项目多达300余项,每检查一项,便要通过巡检器录入系统,以防遗漏,也便于查询。此外,像诸如通风、漏气、灯光等没有明确指出的项目,在巡检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一次巡检最短也要1.5小时。

  巡检的环境很艰苦,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看到巡检员认真谨慎地检查每一个环节,核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渗透到了秦山核电站的每一个角落。

  东方网:秦山核电令记者们叹为观止

  秦山核电培养出的“工人院士”何少华,在这个下午多了二十多个粉丝。记者们在何少华工作室里见到了他们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工艺,他们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可以完成高难度特殊维修,令记者们叹为观止。这些都是中核运行依托秦山30年发展积累形成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打造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有口皆碑的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向市场推出的“八大产品”中的一部分。2015年,中核运行在安全运行9台机组的基础上,实现对外服务收入3亿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我去秦山看核电” 2016-03-21 浙江日报2016-03-2100008 2 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