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建立四大协同机制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从工业革命至今,新兴产业始终引领和推动着全球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将形成历史性交汇,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信息网络技术引领发展、技术交叉与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等新趋势新特征。面对发展机遇,浙江要把握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律,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协同推动,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培育机制,加快推进浙江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建立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培育机制

  与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政府应跳出传统产业的发展经验,更加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协同配合。

  由政府和市场合作确立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由市场对新兴产业进行筛选,通过市场机制引领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线,避免技术方向预测失误。政府应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提前对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布局,在充分考虑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顺应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路线,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由政府和市场配合推进新兴技术研发。新兴产业起步阶段主导技术路线不明确,存在多种选择,必须以市场实践来检验技术创新的价值,政府应避免直接参与技术方向和路线制定。同时,关键技术的突破,不可能依靠市场引进技术和设备而实现,政府要以原始创新为长远目标,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积累的底层做起,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由政府和市场合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政府避免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产业发展,也不能片面依赖市场作用,放任产业无序发展,形成低层次的重复投资和低效率的产出。政府工作重点是创造新兴产业成长的内因条件和改善外部环境,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运用财政、金融等杠杆对产业进行整体调节和干预。

  建立政策动态调整的培育机制

  不同政策工具对新兴产业作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政府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使政策与产业形成动态有机耦合关系。

  政策动态调整。新兴产业技术上的突变伴随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政府应建立政策效率的评估制度,依据产业最新演变对资源进行动态再分配。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互动,依靠市场机制,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提高政策适用性。

  政策组合运用。政府既要决定每个政策工具的力度,更要注重不同政策工具的搭配,形成政策的立体“组合拳”。如对企业研发活动搭配使用直接补贴、贷款担保与贴息、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手段,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与收益风险,助推企业研发活动。

  政策精准定向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是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的环节。如在研发阶段,财政资金的支持应更多体现在基础领域的技术研发,在市场领域应尽量补需方而不是补供方。政府应把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企业研发联盟、企业研究院、公共平台。对企业个体补贴,不如对风险投资机构采用合作投资或税收优惠等政策。

  政策覆盖关联领域。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与物联网,这些产业在基础科学、技术集成和产业链上形成紧密关系。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可能引发相关产业技术路径的群体性突破。政府应重视关联交叉领域的重大基础创新,制定包含多个相关产业的综合集成政策。

  建立企业参与的间接培育机制

  在政府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下,政府投资建设产业平台,统一行使建设、管理、服务等职能。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间接培育模式,产业平台可以实现市场化建设、企业化管理、专业化发展。

  政企共建。在产业集聚区,按照总体产业定位和产业链布局的要求,聚焦细分行业建设“园中园”,通过出让、出租、合作等形式,由企业负责建设、营运、招商。“园中园”的主导产业选择、产业招商、品牌推广、公共服务、管理运行等事务,由企业或专业运营商负责。这种模式使政府从“唱戏”变成“搭台”,形成政府、企业、专业营运商等多方集成优势。

  民办官助。企业承办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及众创空间,在起步阶段,政府出台扶持发展政策,对其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和购买仪器设备进行补贴;对产业平台用于滚动建设发展的经营收益,给予一定税收减免。通过扶持,撬动更多的民间资金、传统企业、科技中介机构以及专业人才投身新兴产业平台建设。

  开放式制造。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以及以3D打印和大数据为基础的分布式制造,政府应建立3D打印机、制造业服务中心等分布式制造网络。同时,建设线上的设计师平台、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建立活力高效的生态培育机制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建立产业生态系统,培育肥沃的创业创新土壤,让各类创新要素集聚耦合、裂变反应。

  集聚创业创新资源。人才是产业生态系统最核心的元素。围绕人才聚合财政资金、产业资本、技术、科研设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要素资源,发挥高校系、海归系、阿里系、浙商系的力量,引导创业“新四军”投身新兴产业。

  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政府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价值取向,形成类似硅谷的“创新-成功-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创业-失败-再创业”的创业文化,以及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的社会环境,让创业创新内化为城市的文化基因。

  培育引导创业投资。鼓励浙商等创业成功者做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使后续创业者能够借助其启动资金、资源网络和创业经验,加快实现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转变。积极引入国际化的创投人才、理念、管理以及成长企业增值服务模式。

  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政府应大力建设完整高效的创业服务体系,将各类创业要素有机串联起来,提供涵盖投资、培训、联盟、媒体等各个环节的创业服务。鼓励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平台型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创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

  【作者单位:杭州市政府研究室】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建立四大协同机制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2016-03-17 4099257 2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