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提升“中国制造”
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
本报记者 阮蓓茜 袁艳 翁浩浩
小小一把指甲剪,曾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感到困惑。
“同样是那几个零件,国内也有,为什么我身边很多朋友坐飞机到日本去买?还有之前炒得很热的电饭煲、马桶盖、保温杯。”吴海燕委员说,“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解释。”
“没想到,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了答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出现“工匠精神”4个字。
“‘工匠精神’,对,就是这个词!”吴海燕委员说:“听到这4个字,我耳朵就竖起来了。”
“你做的东西,
是我想要的吗”
近年来,国人去日本、飞欧美,从电饭煲到马桶盖无一不争相抢购。统计数字已经出来——2015年,中国人境外消费的总额达1.2万亿元人民币,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
这个多少有些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用脚投票,提醒“中国制造”的短板。委员们认为,这不仅反映了国人对产品质量有了更高要求,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不在需求侧。
“对于老百姓来说,供给侧改革,其实没那么深奥,简而言之就是‘你做的东西,是我想要的吗’,如果你的产品尊重了消费者的需求,打动了他,人家就选你了。”身兼服装设计师和高校老师,吴海燕委员感触太多了:“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只有把这种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这个时代,就需要我们将‘工匠精神’注入产品中,这也是‘创新’的题中之义。”
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时代,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之所以要重提“工匠精神”,不仅是回归传统,更要把“工匠精神”注入“中国制造”的血液中。
“‘工匠精神’让人想到传统建筑中的窗花、牛腿和砖雕,企业产品的品质提高、品牌塑造需要精益求精,现在面临的结构性改革也需要这种精神。”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徐向东认为,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技术怎样进步,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追求完美的手艺信仰,才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源动力与支撑点。
高端产业
需要高技能工人
看着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工匠精神”的字句,一件往事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当时,他还在县里工作,到一个山村走访,得知一名港商回乡投资,在村里开了一家手表制造企业,可没多久就倒闭了。原来,当地招来的工人手艺差,根本揽不下手表制造这样的精细活。
“一个地方想发展某个高端产业,资金也非常充裕,但如果没有高技能的操作工和技术工,美好的愿景就成了空谈,落不到实处。”汤黎路委员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离不开制造业,尤其离不开高端的、先进的、精密的制造业。是否拥有一支有基础扎实、水平高超的人才队伍,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否最终实现,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端、先进、精密的制造业能否成为国家进步的强大助推器。
汤黎路委员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厚植的土壤,需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如此持之以恒地“补钙”,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倡导“工匠精神”,倡导每个人从最务实处起步,强调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节奏慢一些
再耐心一点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工匠精神”的表述,置于“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也透露着决策者对现实的判断与方向感。在采访中,不少委员都提到了当前“工匠精神”匮乏的现状: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易于在快节奏中迷失,踏实工作的人少了,急于求成的人多了,变得浮躁了。
中国经济需要适应一种慢一些的节奏,企业则要培养细一点的耐心。这是“工匠精神”现实语境,它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更多的时候,“工匠精神”表现为一种气质和追求,这就是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产品质量精心打磨,对品牌像对待生命一样精心呵护。而这种精神正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生活所迫,我13岁就当上了小鞋匠。”回忆当年,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记忆犹新,“三年修鞋虽没赚到什么钱,但我让懂得了诚实做人、产品有质量便有市场的道理。更使我明白,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从一件件的平凡小事做起,而且任何小事要做好都是不容易的。”
正是靠着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才有企业今日的枝繁叶茂。南存辉委员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蓝领阶层,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和态度,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投身到工作当中,因为每个岗位都能够发光发热、创造价值。 (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