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两美浙江

文章导航

全民治水 众志成城

乐清“五水共治”重焕江南水乡风姿

  全民治水 众志成城

  乐清“五水共治”重焕江南水乡风姿

  张卉卉

  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浙江:水岸齐抓促协调发展”为题报道了浙江的“五水共治”经验,其中,乐清市天成街道全长约1.2公里的巨星河成为治水“样板河”。河内水清鱼欢,河岸绿意葱葱,40亩的滨水公园成为村民锻炼、垂钓的乐园。

  今年66岁的巨星村村民赵章柳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村里,在他的记忆中,巨星河上一回这么清澈是几十年前。整治前的巨星河水浑浊墨黑,河面上漂浮着生活垃圾、建筑废料,部分河段甚至长满了藻类。经过了2011年、2014年的两次清淤,巨星河成为了“轰动全国”的样板河。

  乐清市依山面海,境内河网密布,蜿蜒曲折,共有河道1078条,长1287公里,其中市级河道约374公里,乡镇级河道约913公里。自2013年乐清市全面启动“清三河”整治专项工作以来,乐清132条问题河道观感明显提升,一大批“黑臭河”“垃圾河”“红河”“黄河”“泥罗河”旧貌换新颜。2015年,乐清市共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77个,完成投资42.09亿元,完成率207%,总量居温州第一。

  是什么让乐清重新焕发“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姿?乐清人治水,重在全民参与、团队作战,而市场化的创新机制,也让乐清的“五水共治”道路越走越宽。

十万民兵大治水,全员参与治污攻坚战

  2015年11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乐清十万民兵参与治水为例,报道浙江全民动员参与治水攻坚战。这是不到1个月时间里,央视第二次通过“乐清样本”聚焦浙江“五水共治”。

  当天播出的《焦点访谈》称:“趁着连日来天晴河床水位降低,乐清市发动900多个村的民兵连10万民兵,对该市167条暗沟暗河进行集中整治。石帆街道后林村有条暗河约300多米,原来满是垃圾和污泥,再加上工业废水的排入,河水又黑又臭,现在这条暗河被民兵认领后面貌大变。”

  据悉,这个有着乐清特色的民兵治水平台目前已落实933名民兵河长,1078条河流配置民兵开展长期巡查维护,累计治理完成83条暗河暗沟,协助职能部门超额完成了浙江省治水办下达的18条共计20公里长的黑臭河深化提升任务。另在乐清市,所有河流都按照属地就近原则配备一名民兵河长,负责各自家门口河道养护实际工作。在那儿的每条河流,每周你都可看到至少有一名民兵身着民兵服佩戴民兵袖章全程巡视一次,重点检查河道保洁是否到位、有无违法排污并及时维护护坡绿化和“民兵林”。

  万众一心同治水,民兵只是乐清治水攻坚全员力量中的一支队伍。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基层党员,乐清的各级党组织也争当治水急先锋。

  头戴斗笠的北白象东斜村党支部书记林家尧,一手扶着白慎河岸栏杆,一手握着竹竿查看村公厕排水口的污水净化情况。公厕排水口旁圈养着厚厚一层水荷莲,底下是化粪池排出的污水,闻不到异味。“不错,水体没有发黑发臭。”林家尧笑着向在一旁检查的村民委主任高元辉报喜。

  北白象镇东斜村是乐清市最早启动河道清淤工程的村庄,该村干部带领村民大胆尝试水荷莲生态治水,探索生态治水的路子。现如今,流经该村的白慎河段水质一度达到Ⅱ类水平,昔日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了很多。

  在白慎河畔,栏杆上刻着“人皆尧舜”几个大字,彰显着东斜人的治水信心。村民委主任高元辉深情地说:“到东斜村游玩的人,待一个小时也就一个小时,村民却是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所以治理河道,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为激发民众的治水热情,乐清市下发了《在基层共产党员中开展“治水护水、扮美家园”先锋行动》文件,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召开党员动员会议96场,大力宣传治水护水方针政策和措施意义,劝导和制止破坏水环境行为。同时,乐清还把“红色细胞工程”网络建设覆盖到691条河流的每个涉水企业、禽畜养殖户、农户,划分党支部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治水护水、扮美家园”行动责任区294个,并将责任区和行动责任等在村、社区进行公示。

  “五水共治”事关全局,任务繁重。乐清四套班子领导全员上阵,分别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和治水治乱督察长,2015年共担任48条(段)县级及以上河道河长,挂钩联系121个“五水共治”重点建设项目。该市实行“一个项目(环境整治点)、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方案、一张时间表、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制度,建立“联系到点、协调到位、督考到人”的工作机制。市领导平时跟踪协调,每月至少2次到片区调研指导,每月召开一次“两长制”专题工作会议,以责任倒逼的形式带头示范。

黄金溪里“淘黄金”,市场化治水威力尽显

  乐清市芙蓉镇黄金溪,如今的河水如它诗意的名字一样闪闪发光。近5年的市场化治理,它从“黄溪”进化成“金溪”,岸边群众真正从河水里淘到了“黄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从黑臭河变成二级能饮用水源,防洪能力50年一遇,百米宽河道两岸,各色石雕、亭廊、游步道、景观灯一应俱全,喷泉配合着音乐起舞……作为浙江省首例民间治水市场化操作的项目,黄金溪能在短时间内蜕变,要归功于治水模式的创新。

  周太康是乐清市花村清寓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土生土长的芙蓉镇海口村人。2011年,黄金溪海口村段整治工程启动,海口村与乐清市花村清寓置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进行旧村改造项目。其中,海口村负责解决项目相关土地使用问题;企业负责建设改造房、周边道路设施以及处理三基(即茅坑基、猪栏基、园基)所需的资金。整治3年来,企业投入了近1.7亿元。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项目建成后部分的住房使用权也交由企业出售。

  “民间投资治水减轻了财政负担,有效避免了政府投入滞后带来的工期延长的弊端。”对此,芙蓉镇党委书记、黄金溪河长朱和章表示。而对于开发的企业来说,黄金溪的治理也同样带来了效益。环境的改善已经让溪边的房价涨了三到五成,不少原先的居民纷纷回迁。

  借助治水的契机,依托大雁荡旅游区的黄金溪综合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在该河道的雁湖段景观区以东3200米也开始了治理。接下来,黄金溪上和周边将出现栈道漂流、水上乐园、仿古街、珍稀植物园等旅游项目,预计近期向市民开放。此外,生态农业百果园、旅游度假区、老年公寓及景观步道等将陆续建设,使当地人真正从黄金溪里淘出“黄金”来。

  治理黄金溪只是乐清市走“市场化”治水的第一步。据悉,以黄金溪为起点,目前乐清市政府正鼓励和引导各地在条件较成熟的区域、河段实施“水岸同治”项目。重点围绕沿河城中村、旧厂房、旧市场、旧桥梁、旧菜市场、旧小区和历史人文古迹等重点片区,坚持水岸同治、目标同向、计划同步、措施同力、亮点同现,全面实施“水岸同治”,打造一批美丽水乡示范核心区。

百日清淤大丰收,生态化治水渐臻佳境

  冬日的午后,乐清市虹桥镇埭下村内,沿着埭川公园的河边漫步,河水清澈,几乎见不到垃圾,河面上一棵棵绿色的狐尾藻、美人蕉固定在绿色的塑料筐里,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净化水质。这是乐清以水生态建设为抓手,常态化治水的一大举措。

  作为乐清人,谁都不会忘记2014年底~2015年初的那场“百日清淤”大会战。100天内清理河道708条(段)、清理淤泥749万立方米、河床垃圾117万立方米。据介绍,这样规模速度的清淤行动,乐清30年来都没有过,用时5个月完成了平时20年的工作量。

  河底治理好了后,岸上的治理也不能放松。乐清市将餐饮业列为岸上污染源整治重点,在全省率先铺开餐饮隔油设施建设,打通餐饮排污管网“最后一米”,以破解餐厨雨污合流、纳管不到位的治污难点,并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争取从源头遏制污染。

  随着治污工作层层升级,河水生态治理也必须紧跟上来。乐清逐渐把治污的中心下移到镇街,以水质提升论成效。为了时时掌握水质情况,在全市共计设置76个水质监测点,每一个月检测一次并进行通报。针对问题,还要说明原因,提出治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乐清市最差河道的下游均设置了监测点,同时数据直接报送到省里。有人说,这个数据“好看”了,乐清的水就治好了。

  同时,乐清还引入“小河大流”的理念,全市设30多个点进行引流,打通断河,让河道与河道之间的水真正流动起来,形成生态水循环,一方面是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来进行村内农田灌溉等。

  现在,乐清农村里的绿化越来越有模样。北白象镇东斜村白慎河沿线将建起9公里的绿道,目前已完成5公里。据悉,这条绿道涉及好几个村,以认捐的方式,全部发动民间力量来植树。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绿树成林,美丽水乡的愿景也离乐清人越来越近。


浙江日报 两美浙江 00016 全民治水 众志成城 2016-03-09 浙江日报2016-03-0900006;浙江日报2016-03-0900013;浙江日报2016-03-0900011;浙江日报2016-03-0900021;浙江日报2016-03-0900028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