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热现场

全国人大代表徐爱华——

加快立法
堵住污水偷排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刘乐平) 在“五水共治”的强力推动下,目前,我省各地工业污水违规排放的现象已不多见,但仍有小部分企业偷排。

  国务院于2015年4月2日公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计十条,简称“水十条”。工业废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28.6%。如何彻底堵住工业污水违规排放的口子?全国人大代表徐爱华建议,构建工业污水治理的法治保障。

  治理工业污水已成为我国发展不可避免的难题,而加强法治,是构建工业污水治理的主要保障。为此,徐爱华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着手“清洁水法”立法。“我国目前有《水法》,但是,针对水污染防治还没有上升到专门的立法高度,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为恢复和维持国家水域的完整性,应该适时推出‘清洁水法’。”

  此外,地方也要加强地方立法。各地工业发展情况不同,要依靠地方立法来推进依法治水,真正发挥督促管理相关部门的作用。

  有了法,还要严格执法。“执法严明,才能有效推动水污染防治,实现环境的根本好转。”徐爱华说,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众监督也非常重要,没有监督也就没有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徐爱华说:“法治环境是治理的基础,只有全社会共同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法治的作用才能很好发挥。依法治理污水,才能彰显法治力量。”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热现场 00004 加快立法
堵住污水偷排
2016-03-04 12820526 2 2016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