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热现场

充满机遇的新起点

——写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之际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时间开始了!

  3月3日14时许,包括来自各个界别的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在内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从古老北京城的不同方位,汇聚到雄伟的天安门前,大步迈向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即将在这里开幕。

  同一时间,浙江天台县南屏乡的深山里,翠东村村支书郑国袖搬个凳子,手拿小本子,戴上老花镜,早早守在电视机前,调好频道,等待会议的现场直播,“精准扶贫,让我们村民成功脱贫致富。我想看看会议上,还会给农民带来什么好消息。”

  秒针分针滴答滴答,离开幕时间越来越近了。写字楼里、公交车上、会议室内、工厂车间、乡村阡陌……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梦想的浙江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盛会。透过大会,我们能看到什么?

  这里有着更强劲的改革鼓点,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也盼着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能为改革发展积聚更多的新动能。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起点——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刻,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政协委员们一起走到这里,在这开局之年,他们肩上是沉甸甸的民心民意,脚下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崭新征程。

  根植浙江,感知浙江,窥见中国。计时华委员感慨地说,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我们正是用一项项生动、有效的实践,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的确,过去的五年,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抓改革、强创新,稳增长、调结构,治环境、惠民生,防风险、促和谐,胜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面向“十三五”,浙江更是自我加压,提出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听着计时华委员的话,一旁的徐向东委员连连点头,他说:“‘十三五’是奔小康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决胜阶段,无论是为补齐发展短板建言献策,还是为改革攻坚凝心聚力,我们政协委员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委员意识,发挥集众智、汇众力的作用,把百姓的智慧和意愿转化为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起点——

  “深化改革难点在哪儿?”“经济新常态动力何在?”“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大会堂东大厅和东门外广场成了“议政堂”,这些改革的“硬骨头”怎么啃?记者追着委员们寻找答案,委员们也给出了充满信心和思考的回答。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我国巨大的消费潜能,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企业家要坚定信心,积极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找准定位,培育企业自身的发展新动能,实现由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南存辉委员对企业发展仍信心满满,“我们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平常心适应新常态,以进取心把握新常态,以责任心引领新常态。”

  15时,大会开幕,政协委员们齐聚会场,聆听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这是一个实现蓝图的新起点——

  16时30分许,开幕式结束。委员们走出会场,对未来、对责任、对使命的思索更加深入、明晰。

  “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关注群众期待,努力推进民生改善。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理念,不断优化诊疗体系,让老百姓看病能更方便、更轻松。”蔡秀军委员说。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蔡秀军委员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3月2日,邵逸夫医院推出医疗移动支付2.0的第一代产品“医快付”,成为全国首家开通医疗移动支付平台的医院。

  走出会场,人民大会堂一楼大厅,一盆盆迎春花竞相怒放,吐露着春的气息。何水法委员不禁驻足花前赞赏这绽放的美丽,感受其中传递出的希望和信心。“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政协委员都肩负着为新的五年发展建言献策的责任。”

  生活在诗画江南,又是著名画家,何水法委员对身边的景和物总是特别关注:“‘十三五’期间,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我们政协委员更要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共同助力推进。我想用手中的画笔,将我们的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描绘得尽善尽美,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热现场 00004 充满机遇的新起点 2016-03-04 12820658 2 2016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