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进土豆主粮化产业开发
小土豆餐桌唱大戏
本报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邵敏
土豆当主粮——农业部日前出台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实际上,马铃薯地位的迅速上升,将会使中国人的食品更加丰富,同时推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加工技术及装备更快发展。
农业部这一指导意见下发到全国几个指定省区,浙江就是其中之一。省农科院专家表示,我省在马铃薯的产业开发中大有可为。
热捧土豆
并非是粮食不够吃
把土豆引入中国人的主粮行列,是看中了这种作物既有营养,又耐旱、耐寒、耐瘠薄,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马铃薯是一种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数百年了,北方人习惯管它叫“土豆”,在南方也称“洋芋”。不少网友一听说要把土豆列为“第四主粮”,脑海中就浮现出遭遇饥荒的人们没有米、面可吃,只好啃土豆的画面。
马铃薯专家、省农科院作核所吴列洪研究员说,国家提出以马铃薯为主粮,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相反,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增,玉米甚至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仓库里都装不下了。
据介绍,把土豆引入中国人的主粮行列,是看中了这种作物既有营养,又耐旱、耐寒、耐瘠薄,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小麦,农业用水压力与日俱增;种土豆则用水少得多,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南方,包括我省,水稻收获后留下大片冬闲田,以及丘陵山区,也都可以加以利用,扩大土豆种植面积。
“我省光、温、水资源较好,土豆从12月下旬到3月上旬都可以播种。”吴列洪说,“我们指导的一些土豆种植大户,为了避开年前的极端低温天气和连阴雨,这几天才刚刚播下种子。”土豆的生长期短,不到60天,收获后不耽误种水稻等其他作物。
饭菜两用
土豆“变身”馒头年糕
土豆产业化开发的前景广阔,不仅包括土豆馒头、土豆面条,还有以土豆制成的年糕、饼干等糕点,还包括薯条、薯片、土豆泥等休闲食品
土豆营养丰富,蛋白质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全球有大量人群把土豆当做一种主粮。
不过,在浙江人的菜单上,土豆长期以来是作菜用的。我省目前土豆栽培面积约100万亩,主要集中在宁波,最大的土豆消费市场也在这里。前两年在宁波市有一项调查,显示市民最喜欢的蔬菜是“烤洋芋”:挑个头适中、圆溜溜的马铃薯烤得外焦里嫩,再拍扁成饼状,吃一口喷香。
如果深入考察浙江人的土豆消费,也能发现“饭菜两用”的例子。过去渔民出海,就带上许多土豆,既当主粮,又能补充维生素。
土豆产业化开发的前景广阔,不仅包括土豆馒头、土豆面条,还有以土豆制成的年糕、饼干等糕点,还包括薯条、薯片、土豆泥等休闲食品。延长产业链,加工技术与装备至关重要。
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一套土豆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把土豆制成全粉,并保留其营养价值。创新之处在于发明出一种“干湿回填”的工艺,以柔和的搅拌代替机器硬粉碎,不破坏土豆的细胞结构。由此制成的土豆全粉,加工性能介于米粉和面粉之间,可以和这两种食材混合,再制成各类食品。土豆粉和小麦粉混合制成的“土豆馒头”,咬起来比普通的馒头似乎更带韧劲儿。
“总的来看,通常由低筋粉加工而来的食品,更适宜用土豆粉制作。”吴列洪分析说,土豆粉更像米粉而不像面粉,粘性不高,用来做曲奇饼干、年糕则口感上佳。2015年省农博会上,省农科院科研团队现场加工土豆年糕,吸引市民争相品尝。
“这样加工出来的土豆全粉,加水就可以变成土豆泥,就是我们在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店里吃到的那种。”省农科院专家说,过去国产的土豆粉都是“雪花粉”,做不成这种口感的薯泥,现在这一空白有望填补。
我省此前几乎没有土豆加工企业。省农科院科研团队这套已经进入中试阶段的土豆加工装备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加工,已经吸引多家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选育新品
一颗土豆藏百粒种
立足浙江实际,省农科院科研团队正在选育一种粉、菜两用的的品种:水分少、淀粉含量高,同时口感好,入口软糯,肉色也是黄的
据介绍,菜用品种的土豆水分多,干物质少,烧出来口感爽脆;富含胡萝卜素,肉色是黄色的。而加工成主粮产品的土豆品种则需要淀粉多,水分少,肉色是白色的。
土豆的水分多,加工成粉的成本就高。“同样是加工1千克土豆全粉,菜用品种需要8千克,而加工用品种只需5千克。”
立足浙江实际,省农科院科研团队正在选育一种粉、菜两用的的品种:水分少、淀粉含量高,同时口感好,入口软糯,肉色也是黄的。“浙江人还是认黄肉的土豆。”吴列洪说。
此前,省农科院科研团队还成功培育了浙江土生土长的土豆“种薯”。土豆是通过薯块繁殖供应生产用种的,过去,为了种土豆,我省每年要从东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用火车调运3万吨以上“种薯”。如此千里迢迢,不仅成本高企,而且影响“种薯”质量。我们日常吃的是土豆的块茎而不是果实。土豆果实像青色的小番茄,一颗里面藏着数百粒种子,每粒种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新品种。但在浙江的自然条件下,土豆不会开花结果,省农科院科研团队通过营造人工小气候,成功地使高产马铃薯品种能开花结果,从中培育出的4个新品系中,产量最高的亩产鲜薯可达3000公斤,同时解决了相关繁育难题,每亩用种量降低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