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服务居民,他有36计

——记杭州打铁关社区党委书记斯利民

  杭州下城区文晖街道打铁关社区党委书记斯利民在社区工作15年,不仅探索了一套社区工作“三十六计”,还用上了中医的“望闻问切”,成为远近闻名的“和事佬”,先后获得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

  日前,记者来到打铁关社区,在斯利民办公桌左侧的一堆资料上,一本厚厚的《社情民意记录本》特别醒目,打开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斯利民日常工作的心得体会。“社区事务杂而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斯利民告诉记者,他是杭州第一批社工,自2000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先后在4个社区工作过。

  斯利民是位有心人,他在工作中总结出了社区工作“三十六计”,其中第一计是“走为上计”。“走得不勤,就不能真正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影响社区服务质量,所以社区干部必须‘认得了人,进得了门,聊得上话,办得了事’。”斯利民说,这些年来,他和社区干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人每月至少走访40户居民,了解需求、倾听意见,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要坚持每周走一遍,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不仅如此,斯利民针对邻里间易发生各种矛盾纠纷,还总结出一套“望闻问切”工作法,“望”,即深入一线,实地查看,掌握第一手资料;“闻”,即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群众困难,做到具体情况了如指掌;“问”,即求计问策,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切”,即研究分析定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社区一位老人因为不符合低保条件,心里有了疙瘩,情绪激动地来到社区。若换作别人,或许直接跟老人说明申请条件,告诉她不符合要求就算完成任务。而斯利民的处理方式却不一样。

  “哦!您低保的事同事和我说过,我一直记在心上呢,正好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斯利民一边说,一边给老人泡了一杯茶,让她情绪缓解一些。事实上,对于老人的需求,社区干部以前在走访中已有所了解,但由于其夫妻均具有劳动能力,基本生活保障并没有问题。情况掌握在心,斯利民处理起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两人一阵寒暄后,斯利民走出办公室给小区物业打了个电话,了解到那里还缺一名保安。于是,他的底气更足了:“正好我们物业急需招一名保安,我看您老公挺合适的,上下班也方便,要不去试试吧!如果工作不适应,我到时再想办法……”就这样,此事得到圆满解决。

  正是由于斯利民和社区干部勤走访、早了解、早介入,社区各种邻里纠纷基本都能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和减少了矛盾发生。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服务居民,他有36计 2016-02-29 12814352 2 2016年02月29日 星期一